志在科技路 创新以致远——记淄博市临淄区科技局副局长、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敬强
王敬强,男,汉族,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淄博市临淄区人。 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3月任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2002年7月任区科技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2007年11月兼任区知识产权局局长(正科级)。
采访实录:
和其他的工作相比,科技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往往是前期培育、慢慢成长,后劲才显现。好多属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比如发现一个好的项目,引导企业研发、投资生产,往往前期甚至好几年一直在投入不见效益,但一旦产品、技术成功的话又很好,能成长、膨胀起一个好的企业来。但是,前期企业在投入、见不到眼前效益的时候,谁去关注这些企业,时间长了又有谁能耐得住寂寞。所以我们在热心关注那些目前热火朝天、眼前回报大、经济贡献高的企业同时,也要走出夹缝找路子,跳出框子、着眼长远,更多的去关注那些成长性、“潜力股”企业,引导他们走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之路。科技工作实际上是在做好事、做实事。目前可能做的是小事,将来成就的可能就是大事。 ——王敬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走进淄博市临淄区科技局副局长、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敬强的办公室,墙上八个大字映入记者的眼帘。短短八个字,却代表了一种追求。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信念,十年来,王敬强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临淄区的科技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扎实工作 打响“科技强区”品牌
齐峰特纸的“表层耐磨纸属特种纸”获得山东省发明专利一等奖、王庄煤矿的“高水膨胀材料充填采煤技术”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齐国故都临淄这片大地上,科技创新正成为全区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层次不断提升”的强大引擎。
“科技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社会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如果不重视科技,发展便没有后劲。”谈到对科技工作的认识,王敬强如是说。
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工作更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同年7月,王敬强调任区科技局副局长,后兼任区知识产权局局长。他注重在工作中加强学习。为拓宽自己的视野,参加了临淄区在对外经贸大学组织的首届优秀青年公务员培训班,并担任班长,带领同学一起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丰富了知识面,为更好的开展科技工作奠定了基础。
科技计划工作扎实有效。临淄区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兴区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几年来,王敬强牵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400余个,争取各级无偿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先进制造、电子电力、高新技术服务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批高科技成果,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鉴定项目70多个,大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201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37.76亿元,居全市区县首位,近年来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快速提高,2010年达47.5%。国家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施行后,又组织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家,培育了1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高新技术企业被列为国家新材料基地骨干企业,1家企业被列为国家生物医药基地骨干企业,建成院士工作站四处。
科技进步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国家科技部两年一次开展全国科技进步考核,这是一个事关全区荣誉的大事。王敬强积极协调十几个有关单位和部门,扑下身子加班加点,每次都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分管期间,临淄区连续四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誉称号。由于该项工作的出色,临淄区被作为淄博市区县唯一代表被上级推荐争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县、市)。在此期间,除了赴济南、北京完成各项任务外,还要在短短的时间内,根据要求写出大量的报告论文总结等材料,编制具有本地特色的《科技进步示范区发展规划》供科技部专家团评审。经过努力,2004年10月临淄区被批准为全市唯一的“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县、市)”。此外,临淄区2005年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区,2006年被评为全省科技强警示范区。这一系列高档次的荣誉极大的提升了临淄的形象,打响了科技强区的品牌。
知识产权和技术市场工作成绩显著。2007年王敬强兼任知识产权局长以来,全区专利申请快速增长,四年实现超翻番,2011年突破千件大关,达1077件,授权773件,稳居全省同类区县前列。专利保护工作有序进行,有五家企业被评为中国专利明星企业和山东省专利试点企业,临淄区被评为山东省专利工作试点区。2009年山东齐峰的一项专利被评为山东专利金奖,是全市唯一一家,全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技术市场工作中,注意发挥临淄区优势,加强同驻地大企业中科技部门和技贸机构的联系,使全区技术交易空前活跃,技术合同登记额远超淄博市其他区县,创历史新高。临淄区科技局因此荣获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第一届“金桥奖”,并成为会员,王敬强本人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颁奖大会和研讨会。此后区技术市场工作又两次被表彰为全国技术市场工作先进单位——“金桥奖”先进集体。
王敬强在业务分工外还担任单位的支部书记和纪检组长,承担着单位的党务和纪检监察工作。他对每项工作都尽职尽责,不论是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还是反腐倡廉、机关效能建设中,都是重要的责任人。不管工作压力多大,都能兢兢业业、有的放矢,既继承又创新,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全局的党员发展和支部建设有条不紊,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王敬强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纪检工作扎实有效,优化了机关效能,确保了单位多年来无一次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树立了科技部门的良好形象,塑造了人民满意的机关。
再接再厉 勇攀高峰
据王敬强介绍,十二五期间,临淄区计划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新口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0家,其中年产值过10亿元的争取达到5家,创新成长型企业达到10家;围绕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65%以上;重点改造提升10家以上传统产业中的优势骨干企业。
此外,全区计划主要农作物品种良种覆盖率保持100%,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99%。同时,组建5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争取有2家成为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1-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再建立3-5个院士工作站,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型团队和领军人才。科技创新成果数量和专利申请及授权量保持持续增长;全区有条件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起技术研发机构,其中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5家。
为达到以上目标,王敬强表示,临淄区科技局将全面做好科技服务工作,为十二五期间临淄区科技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一是切实加强科技工作领导,进一步优化科技发展环境。争取领导支持,加强和充实区科教兴区领导小组力量,完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决定重大科技发展战略、重要科技任务,研究制定科技发展政策,协调和解决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科技发展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
二是突出产学研结合,加强和完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引导和整合全区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和完善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结合临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为投入主体、以金融服务为支撑、以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
四是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继续以承担的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
五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与维护。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推动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完善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机制和构建企业自我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建设知识产权文化,促进创新型、现代化临淄建设。
六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充分利用齐国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齐鲁石化公司等驻地大企业的资源、人才和科技优势,紧紧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圈中科技强市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省内外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加强与大企业集团的合作开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吸引有实力的单位到临淄创办科技企业、兴建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着力引进具有推动作用的科技项目落户临淄。
“科技工作就是一项服务工作。我们基层的主要工作是为企业争取政策和项目,扶植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为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牵线搭桥,让企业开阔视野,找准突破点、着力点,合作共赢,持续发展。这些年来我和区科技局的同事们一直在致力于这些工作,希望能为临淄区的科技工作做一点贡献。”王敬强如是说。
付出就有回报。2006年,王敬强被评为山东省科技先进工作者;2008年,他与临淄区主要领导一起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个人。除此之外,王敬强还多次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彰,多次被评为科教兴区先进工作者和人民满意公务员,2004年至今连续七次岗位考核等次定为优秀。荣誉是鼓励也是鞭策,王敬强决心以更大的精力和气魄开拓创新,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更显著的成绩,为临淄区的科技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志在科技路,创新以致远”,在与王敬强副局长交谈即将结束时,记者由衷发出这样一份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