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几则年轻父亲割皮救子(女)的新闻。其中河北农民工杜金辉5岁的女儿因烧伤入院需做植皮手术,这名80后父亲为了节省大约千元的植皮费用,毅然选择局麻替代全麻。整个过程像“像撕皮一样”疼痛,他要求医生“多取些皮”。他被媒体称为“最慈爱父亲”。
笔者觉得这慈爱之中有几分悲壮色彩。且不说这位父亲家境困难之悲,也不说局麻替代全麻非常疼痛之悲,要是有优质的人造皮代替人皮,人类的植皮手术从材料角度说将可以剔除“悲”的成分了。
当然,现在有用胶原蛋白跟合成高分子制造而成的人造皮肤,但这人造皮存在机械强度过低、易被原生皮肤排斥等缺陷,临床使用中存在诸多风险。
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改变,近日有报道称:用蜘蛛丝可以造“人皮”。
远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将蜘蛛丝当做临时绷带使用。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蜘蛛丝具有机械强度强、可生物降解、不会激发有害免疫反应等优势,是制造人造皮肤的最佳材料。德国科学家已成功在采集的“斑络新妇”蛛丝上培养出一层薄膜状的皮肤结构。
这项研究成果令人振奋。
要想在蛛丝上培养出薄膜状皮肤,研究人员要用纤维原细胞在蛛丝上“搭建”出基本的网状结构,这样是为了给真皮层提供所需的细胞外基质;两周后,研究人员会将表皮组织的主要构成细胞—角质细胞—加入到蛛丝中;最终,这些“原材料”才会创造出跟表皮组织、真皮层结构极其相近的双分子层皮肤结构。
但是,人造皮肤所需的蛛丝只能从特定的某种蜘蛛上采集,因此,如何获得大量的蛛丝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困难,德国工程师表示,将设法生产出与原蛛丝拥有同样特质的合成蛛丝。此外,在植入蛛丝制成的人造皮肤时,必须要事先在患者皮肤层植入不锈钢制的框架,他们接下来的研究重心将放在“如何制造出易于被人体吸收转化的框架或新型的蛛丝编织矩阵”。
方向已经确定,道路已经开通,举措已经明晰,成功就在前方。科技创新,使多少具有科幻色彩的奇迹变成现实。认识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科技工作者的天地无限广阔,在我们的身边,也许就有创新的课题蛰伏着;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场,也许就是可以创新的舞台。
蜘蛛丝能造人皮,我们再看到蜘蛛,也许“看上去很美”。(李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