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祥副市长(右二)、程新校长(右一)为“济大—山东章鼓产学研基地”揭牌,崔建海副厅长(左二)、冯光文副主席(左一)为“济南大学—太平洋环保技术研究所”揭牌。
本报讯 近日,第二届“济南大学—济南市科技合作论坛”在济南举行。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宗祥出席论坛并讲话;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崔建海,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冯光文,济南大学校长程新先后致辞。市科技局总工程师刘德志、巡视员赵历男、副巡视员于海波,济南大学副校长蔡先金、杜斌等出席论坛。
论坛开幕式上,张宗祥副市长、程新校长为“济大—山东章鼓产学研基地”揭牌;崔建海副厅长、冯光文副主席为“济南大学—太平洋环保技术研究所”揭牌。济南大学同山东太平洋环保有限公司签订“淀粉废水清洁生产”技术转让合同,以及共建“济大—太平洋环保技术研究所”协议;济南大学同济南涌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签订“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无机防火保温砂浆”技术转让合同;济南大学同济南鲁冠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干混砂浆”技术转让合同;济南大学同山东福美乐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签订“难溶性药物可溶性粉的制备”技术转让合同;济南大学同济南德信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R/S-哌啶甲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产”技术转让合同,以及共建“济大—德信佳生物技术研究所”协议。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参观了“济南大学—济南市科技合作成果展”。
据介绍,2005年首次举办的“济南大学—济南市科技合作论坛”,为济南大学与济南市的科技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五年的合作与发展,特别是“济南大学服务济南行动计划”的实施,济南大学为济南市“创建创新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社会发展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持。为总结双方的合作经验,加强济南大学与济南市及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的联系,将济南大学科技服务济南的工作做大作强,济南市科技局和济南大学决定一起举办“第二届济南大学—济南市科技合作论坛”,推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向着更宽、更高的方向发展。
据程新介绍,近年来,济南大学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设立了专门的产学研服务部门,并投资500万元注册成立了山东济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服务载体。通过这些形式和途径,学校积极推进与山东省和济南市的产学研合作,在省市重大工程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及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济南大学同济南市的科技合作日益深化,成就斐然。学校先后与历下区、槐荫区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新建产学研基地4个,新成立校企共建研究机构15个,依托学校新建山东省工程技术中心1个,同230余家济南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并承担委托科研项目293项,承担济南市科技计划重大专项1项,“泉城学者”计划1项,济南市高校院所自主创新计划等科技计划70余项,并在此基础上联合济南市企业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等省部级重点项目16项,联合完成市级以上鉴定成果48项,获得包括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高级别科技奖励36项。
本届论坛以“合作,跨越”为主题,来自济南市科技局、济南大学及企业的多位代表分别就产学研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主题发言。济南大学科技处处长刘宗明做了题为“发挥学科特色,推动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城市建设”的工作汇报;济南市科技局发展规划处处长贾文涛就即将发布的“济南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要点”作了讲解;济南市科技局科技合作处处长杨涛进行了题为“政府引导,校企联手,合作共赢”的发言;济南大学科技服务教师代表、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泉城学者”昃向博教授介绍了该学院的创新成果及以他为领军人物的创新团队和济南的产学研合作情况;产学研合作企业代表、山东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崇璞讲述了与济南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对企业技术发展的作用;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张昭良就该院最新的十项科研成果做了推介。(见习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 刘全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