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创新激发活力 科技兴乳 方兴未艾

2011-03-08 16:10:48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十一五”期间,乳山市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推进产学研合作为重点,通过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创新科技管理与服务,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


积极创造宽松发展环境


  五年来,乳山市积极探索构建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为企业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搭建了稳固的资金平台。设立了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和产学研合作创新基金,强化对重点科技项目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乳山市关于鼓励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增加对科技项目、成果专利的奖励额度。仅去年,全市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投入就接近5000万元。
  乳山市还积极协助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鉴定和转化,鼓励企业对研发的成果进行省级以上的鉴定,提升成果鉴定的层次水平和科技含量,对认定的省级以上成果给予资金奖励;鼓励企业通过申请专利、注册版权等方式对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并设立了知识产权奖励基金。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要素。乳山市坚持“引、借、育、用”并举,积极培养和招引各类科技型、实用型人才。成立乳山市企业家协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多次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赴高校学习,赴先进地区观摩考察,并邀请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来乳授课。同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出台相关措施规定,全力营造“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自主创新助推产业升级


  在自主创新旗帜的号召下,乳山市的产业发展呈现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十一五”期间,立足于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乳山市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注重推动高端产业聚集发展。至“十一五”末,乳山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81.33亿元,占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的25.94%。
  乳山市的造船、食品、机械加工等传统产业,通过引进新技术,重新焕发活力。一批曾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的企业,“三产转二产”正通过科技创新,转变产品经营结构和发展方式。五年间,全市累计完成鉴定科技成果30余项,拥有专利技术187件。
  通过合理规划、加强引导,乳山市产业集群发展初具规模,效应显现。以昊安金科、佰德信、瑞源管材为代表的高端材料产业,以正洋食品、润中药业、昂仕集团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以造船公司、金聚粉末、黄海汽配、双连制动、中机模具等企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呈千帆竞发态势。


产学研合作卓有成效


  “十一五”期间,乳山市在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深入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为主题,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推动产学研结合创新迈向深入。
  2008年,乳山市成立产学研合作项目交流转化中心,利用产学研合作信息网络系统,引导有项目、有愿望、有实力的企业采取委托开发、共建基地、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百企联百校”、校企“1+1”联姻等活动,借力研发,借脑生财。目前,乳山市企业已与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力久电机与清华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共同研发的特种电机控制系统、市造船厂与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联手攻克不锈钢化学品船技术难题等产学研项目的实施,取得较好成效。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80%与全国7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累计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300多项,每年有20个以上重点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省和威海市科技计划项目,有10家以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合同。“十一五”期间,共承担威海市以上科技项目128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6项,省级科技项目32项,共争取无偿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  (田甜 谭英群 姜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