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姜异康视察济南青年汽车有限公司
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市长张建国视察高新区
高新区科技经济局局长 陈西武
高新区2010年创新创业发展奖励大会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济南高新区是济南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山东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近年来,根据济南市委、市政府将高新区作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战场、“举全市之力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战略,济南高新区正努力打造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力争成为山东省和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聚集区、山东省和济南市产业技术转移与升级的承载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技术财富效应的辐射源、山东省加速科技产业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和济南市的现代化新城区。
2010年 科技工作成绩显著
2010年,济南高新区科技经济局领导班子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和管委会机关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创建方案顺利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取得了“一增(经济)一降(节能)一创(创新型园区)”的好成绩。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04.4亿元,同比增长30.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7.23%,比年初增长0.4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69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GDP的比重达6.56%。
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方面,2010年组织区内近百家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申报了两批共13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已公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0家,占全市的44.7%。组织区内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齐鲁制药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申报2010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认定。
在科技创新管理方面,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00余项,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8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2项,争取无偿资助近8000万元,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组织实施的14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占到全省的8.5%。
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组织企业申请国家专利数达1500余件,区内12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国专利明星企业。科技经济局被评为2010年度山东省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在研发平台建设方面,1家企业被科技部认定为创新战略联盟,9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创新型试点企业,33项产品被认定为市级创新产品;积极申请组建各级企业内部研发机构,组织企业联合大学院所申请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
重点推进 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
根据《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方案》,建设济南创新型科技园区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高新区综合竞争力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体制、机制、政策改革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辐射和引领山东省与济南市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地方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到2015年,实现综合竞争力跨越性发展,形成一批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及一大批有特点和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提高高新区工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形成济南高新区中心区、孙村新区、出口加工区“三足”支撑的发展格局,明确各功能区定位,既相互分工又融合联动;进一步推动高新区体制与机制创新,营造更为浓厚的创新与创业氛围,同步推进科技、经济、教育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基础作用的,又能最大限度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管理体系;通过政府科技投入及管理模式创新,完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促进企业、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促使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群落不断出现,充分发挥济南市的资源和文化优势,依托已形成的产业和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升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轻资产”、创意密集及新商业模式等新兴业态;加大信息化改造和提升装备制造业的附加价值,重点发展交通装备和电力装备;利用济南产学研资源进行合作,进一步拓展生物与制药产业;加快教育培训等行业发展。
到2020年,基本通过“有进有退”完成一次全面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由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为主转为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基本由外部资本、技术导入和有形要素和资源投入式增长转为在园区内主要由人力资本和知识资产驱动的以企业技术延展、裂变为特征的内生增长。将济南高新区打造成高素质人力资源聚集高地,成为辐射整个华北地区的高技术研发与制造基地,在此科技、经济、产业和人才的条件下,达到争创国际一流园区的目标。
“一个目标、两个体系、三个突破”
济南高新区科技经济局陈西武局长告诉记者,2011年,高新区科技经济局将围绕“完成一个目标、打造两个体系、实现三个突破”的工作思路,使高新区科技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一个目标就是全面完成2011年高新区下达的各项科技经济指标;两个体系是工业现代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济南高新区致力于打造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及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工业现代体系,打造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政府完善科技服务环境建设的科技创新体系;三个突破是在战略新兴产业、科技金融和科技管理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重点要在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担保等方面进行突破性支持;对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的科技项目进行贴息或大额度资金扶持等产业化方面突破性支持,使其尽快做大做强。”
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济南高新区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经济载体,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电和交通装备、生物医药等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电子信息领域,骨干企业主要有浪潮集团、松下电子、鑫联通信和积成电子等,其主导产品为浪潮系列服务器、松下液晶彩电、CDMA通信设备、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软件领域,济南高新区的软件企业主要集中在创新园内,已形成了企业数量庞大,企业间联系密切,竞争力强的软件产业集群;机电和交通装备领域,骨干企业主要有轻骑铃木、发电设备、法因数控、天辰集团、四机数控等,其主导产品有轻骑铃木系列摩托车、大型汽轮发电机、自动化数控机床设备、四角焊接机等;生物医药领域,济南高新区现有制药企业120余家,其中生物制药研发类企业80家、生产类企业40家、医药技术服务企业3家,包括国家生物医药基地骨干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骨干企业主要有齐鲁制药、福瑞达制药、福瑞达生物医药、宏济堂制药等,其主导产品有多帕菲注射用多西他赛、润洁滴眼液、透明质酸纳、麝香酮等。从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科技机构、人才储备来看,济南市的医药产业的研发、生产一直在省内甚至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先后落户济南市高新区,以生物医药基地为中心的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认定为国家生物工程与新药产业基地和山东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园。
济南高新区在管理中通过加强对集群中核心企业和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迅速的推动集群突破发展瓶颈,核心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带动更多相关企业进入集群从而扩大集群规模,在集群所在的产业链中形成局部优势。集群式创新成为济南高新区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有效的组织模式。
今天,济南高新区正以她胸怀天下的胆略和百川争流的激情崛起于济南东部。我们相信,在她打造济南经济新增长极、建设全国一流高新区、迈向国际一流创新型园区的道路上,必将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