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创新机制跟踪服务 架设金桥力促发展——天桥区科技局创新服务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2011-02-22 16:17:50   作者:记者 李华丰 通讯员 张 南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天桥区科技局局长  李恩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支撑。基层科技局位于科技工作的前沿,向来是当地政府的参谋部、作战部。从科技局机关和当地企业的关系方面看,科技局又是企业创新的后勤部,是科研院所、大学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媒介。如果停留在“坐机关”的层次,是难以优化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
  近几年,济南市天桥区科技局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地实际,强化服务功能和措施,在实践中探索出成功的经验,即“五送、两办、一上门”为主题的服务机制,推动了该区科技进步、企业自主创新等方面工作。


机制创新:五送两办一上门


五送:
  1.送科技信息:利用各种手段广泛收集各行业的科技信息、其中包括专利信息、行业发展的前沿科技成果信息、国际国内急需的工业分包信息、院校和大型科研机构研究的科技成果信息,以及国家和行业的引导发展的政策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通过网路和电话及时送到企业,帮助企业及时掌握了解行业发展的动向。
  2.送科技项目:广泛与大学院校、科研机构进行联系交朋友,搜集适合全区企业发展和急需的科研成果,及时整理并送达企业,当好企业科技创新的参谋,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壮大企业的道路。
  3.送科技政策: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省、市科技部门每年各类科技计划申报变动细节和申报注意事项,在上级机关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细化说明或组织企业进行培训,使企业把握好申报要点,提高企业的申报成功率,争取上级科技部门更多的资金支持。
  4.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企业的要求,及时邀请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和领导来驻区企业进行交流和座谈,指导企业抓好产学研工作,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
  5.送科技人才到企业,根据企业对行业科技人才的需求,邀请大学或科技机构的专家到企业来考察指导,或带领企业的负责人到对口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交流,为企业解开人才需求的难题,做好对口交流工作。
两办:
  1.为企业在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做好全方位服务工作,即准确把握好申报条件、组织好申报资料,对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服务,在办理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期间全程跟踪服务
  2.广泛宣传知识产权方面的优惠政策,更多的了解和掌握专利申请知识,帮助企业解决申请中遇到的问题,企业在办理申请专利权期间全程跟踪服务,通过专利权的保护,更加有力的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工作的开展。
一上门:
  科技局在做好为企业服务的同时,局所属业务科室坚持每周一天到企业开展工作,主动上门为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服务。                
  “五送、两办、一上门”活动的开展,使科技局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提高了机关人员的素质,凝聚了人气,形成了合力,齐心奋斗,共赴目标,对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增强了影响力和号召力。


跟踪服务:发挥优势显成效


  科技局坚持把服务作为工作主旨,坚持为企业服务,一年来,该局陪同省、市领导、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区人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企业调研20余家,40余次。局各业务科室到企业调研、了解情况计40家、70余次。该局多次邀请驻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促会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科技工作的建议,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提供优质服务,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该局坚持以高新技术企业和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服务重点。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业产值比重一度下滑到25.14%,为了尽快扭转颓势,该局一面加强与统计局的配合,做好查遗补漏工作,一面积极协助企业做好“三申报一建立”工作,努力培植企业做大做强。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区按照新办法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一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98%,比重增幅4.41%,位列全市第一名。
   (二)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一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几年来,该局深入实施专利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06-10年,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过千件,08、09年连续两年列全省各县区第十一名。去年他们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中小学纳入专利主战场,上半年在交通学院等院所举办专利讲座4期,受众500余人次,下半年又多次举办中小学辅导员科技创新专利知识讲座。2010年全区申报专利1961件,位列全省各县区第九名。
   (三)各类项目申报顺利进行。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项目是争取扶持资金的一条主要渠道,对企业的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去年,该局组织各类项目申报培训班4次,聘请专家解读申报指南,为企业申报项目提供服务,组织辖区企业申报了5大类38个项目。截至目前第一批就有19个项目获得批准,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700余万元。特别是山东揽月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动汽车高容量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和济南鑫贝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BIOBASE智能型生物安全柜获得国家级立项,济南润丰彩印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印刷流程管理项目、济南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芯片及试剂盒、济南白马永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YC300-A-B型气门头部成型数控车床产品的开发和山东精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SOA的煤矿安全信息中间件被市科技局推荐为国家级项目。
   (四)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十一五”之初,天桥区没有一家产学研实践基地,到目前全区已有5家。在2008年以前,该区没有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该区已经拥有8家,其中省级2家。通过科技创新平台的带动引领作用,全区企业的科技实力有了一定幅度提升。在2010年省、市科技进步表彰大会上工业连续化废轮胎裂解油化与净化工艺技术荣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BIOBASE智能型生物安全柜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五)科技特派员项目效果明显。天桥区现有3名科技特派员,一位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朱荣生,服务对象是济南市利民种禽有限公司;一位是大桥镇焦集村的种菜技术员张宝平,服务对象是大桥镇刘光照村、宅胡村、焦集村;一位是山东高端蓝莓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庄景礼,服务对象是天桥区桑梓店镇旅游农业生态观光园。为了切实管好用好农业科技特派员,发挥他们的技术专长,科技局制定了《天桥区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办法》和《天桥区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实施意见》,认真执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调研,两月一总结”制度。邀请了区农业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的朱荣生研究员来到大桥镇为大桥、桑梓两镇养鸡大户和养殖专业户进行了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培训。会上为大家介绍了目前家禽养殖新品种、新技术,通俗易懂的授课内容受到大家的欢迎。通过科技特派员近一年的辛勤劳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朱荣生特派员为两镇30个养鸡专业户选择了海兰褐蛋鸡,每户每年可增收17500元。特派员庄京礼建设的都市型农业生态观光园被济南市农业局、济南市财政局列为2010年重点新建园区。刘光照村、宅胡村、焦集村三个村的100多户菜民,通过张宝平特派员的指导,每户每年增加收入2000多元。
   天桥区科技局以“五送、两办、一上门”为抓手开展工作,年初制定计划,平时经常检查,年底对照总结,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力争深入完善,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