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省长姜大明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二五”我省科技支撑作用要显著增强

2011-02-15 16:40:54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十一五目标任务完成  科技很给力
高新产业产值比重达35.2%


    本报讯 2月12日,省长姜大明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五年来,我省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较快提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全省生产总值接连突破2万亿和3万亿,去年达到39416.2亿元,年均增长13.1%,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财政对民生投入累计达到7004.5亿元,2010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总额的51%。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趋于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投资结构逐年改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趋于协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调整振兴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2%;服务业发展提质增量,增加值所占比重比“十五”末提高4.3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支持参与下,集中力量办成办好了一系列大事。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一个美丽、和谐、羌族文化特色鲜明的新北川展现在世人面前。战胜严重浒苔灾害,成功举办了奥帆赛、残奥帆赛。举全省之力筹办第十一届全运会,取得了办赛服务和竞赛成绩双丰收。圆满完成了北京国庆60周年庆典和上海世博会参展的各项任务。


十二五发展目标确定  科技再发力
高新产业产值比重年增1个百分点

  
    省长姜大明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地以富民强省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要始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与经济发展同步,教育、科技、人才和文化的支撑作用要显著增强,城乡、区域发展要更加协调,绿色发展模式要基本形成,改革开放要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今后五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要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突出农业做优、工业做强、服务业做大,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体系。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48:4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新口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要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研发,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完善“以用为本”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各类人才,人才竞争优势基本形成,进入人才强省前列。


2011年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2月12日,姜大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到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全力抓好抗旱保丰收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两项关系全局的紧迫任务,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要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六是深入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七是办好民生实事,加强社会建设,八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组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落实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继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各部委的战略合作,实质性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山东省国家新药研发平台和山东省超级计算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搞好济南、青岛、烟台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开展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二要加强各类人才引进培养。全面实施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把抓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和创业人才扶持机制,继续实施泰山学者、创新团队、首席技师、乡村之星等工程,推动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着力打造我省的“人才特区”。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以用育人、以用聚才,重视培养本省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人才高地。(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