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上日程,各地各行业也相继招聘人才。据媒体消息,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约30万,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当大。
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他们本人的大事,也牵动全社会的神经,关系到经济运行、民生质量、社会稳定、国家前途,大学生们应正视现实、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积极作为。
宋代名士苏轼在《上两制书》中写到:“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大学生们考虑就业问题不妨体会一下这段话。
放眼当今地球,几十亿人风风火火竞争不息,都想风光体面,没有人愿意贫困窝囊。但天上不会掉金饭碗,现实的路还得靠自己一步步走。
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在实践中磨练一番,锻造品格增长才干,是迈开人生步伐的首选。这就是苏轼说的“百工小事之事”。如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既不能决自身生存问题,又不能养家,等待观望,蹉跎岁月,青春易逝,去日难追。
对于一部分创新意识强、思路明晰、闯劲大、有资金基础,或在校时就有创业经历的毕业生,不妨审时度势当机立断进入角色。本刊报道过的山东省首届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李鹏即是一例。进入“创业之星”候选人的30名大学生则是初访光芒的新星系,他们不愧是新时代的希望。
无论是从事“百工小事之事”的就业者,还是创业者,都要眼观八方、耳听六路善抓机遇。滕州大富嘉工贸有限公司小老板傅康,大学毕业后,看到其父的机械厂受金融危机影响失去市场,而北京奥运会后肯定会带动全民健身热,就断然决策转产健身器材,搞的颇红火。
每一代人都会产生一代精英、巨匠、大家,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中,会涌现未来的马云、刘永好、李嘉诚……因此,就业是基点,创业是大道长途,立业是大目标,即使你就业后小日子过得去,也应念念不忘创业,憧憬立业。如果你认为我的观点有道理,那就踏实走下去,但有一条不能忽视: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意思,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因为,这是个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科技是时代之魂,不具备科技意识、科技知识、创新思维,就会无所适从。(李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