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区委书记董沂峰、区长李红民陪同枣庄市市长陈伟考察山亭科技示范基地
山亭区区长助理杨玉生陪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考察组在水泉火樱桃科技示范基地考察
山亭区科技局局长林森陪同枣庄市科技局局长杜学卿考察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山亭区科技局局长林森考察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更是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今年以来,枣庄市山亭区科技局紧紧围绕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先导这一中心,通过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一总抓手,突出“三个注重”,发挥“三个作用”,健全完善激励科技创新进步长效机制,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
按照山亭区委六届九次全委会“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上来”的要求,及时对科技工作进行再谋划、再研究、再部署,进一步理清了思路,统一了思想。
(一)突出“三个注重”。即:在扩大科技产业化规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彰显科技的优势;在增加创新产出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高产出质量和效益,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提高水平,带头转型;在拓宽科技项目及科技工作覆盖面基础上,更加注重培育重大标志性亮点,聚焦使用好各种资源手段,打造特色,扩大影响。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山亭区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全省30个经济欠发达县(区)中,率先创建“山东省知识产权园区”,专利申请量2008年已来达到357件,授权118件。
(二)发挥“三个作用”。即: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全区创新型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的联姻作用,推动政产学研在服务发展中做贡献,加快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变为创新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等各类科技示范典型的带动作用,集聚创新资源,集中打造自主创新高地。通过“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60名科技特派员已建立12个工作站,培训人员580余场、4万余人;建立经济实体15家,成立专业协会29个,培植龙头企业5家;实施创业示范项目36项,推广新技术、新成果82项,创业总投资8460万元。
(三)实施“三十工程”。即:选择10家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植、跟踪服务,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10个科技示范村,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评选10佳科技创新带头人,支持其在重点项目领域取得突破。实施国内领先重点科技项目30项;引进推广高新技术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30项。目前,已选拔培养市区两级学科带头人35人,承担科研开发课题34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枣庄市科技进步奖13项。《中学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模式》、《绿色长红枣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研究》等课题被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抓项目支撑
坚持以引进转化国家最新科技成果为突破口,提升项目建设质量,通过科技招商选项目、产学研合作引项目、自主研发上项目,促进了全区产业结构优化。
(一)强化项目申报,带动区域科技进步。制定《山亭区关于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积极组织企业和个人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取得显著成绩。今年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大类18个项目,为历年来最多。“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配套项目——《山亭林果生态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山东华源数控有限公司的《微细电火花钻孔机床的研发》项目申报了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实现了我区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零的突破。山东天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申报了玻璃钢市级研发中心。
(二)狠抓可持续与自主创新项目的推广。制发了《山亭区2010年科技发展计划》,突出“林海果园”品牌,重点开发推广农林果科技项目,组织实施了城头豆制品、山亭火樱桃等10大农业新技术推广项目。《旱薄山地樱桃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和《甜樱桃早熟优质丰产新品种选育》2项林果业科研项目被专家认定为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突出优势产业,重点扶持10家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知名品牌的试点企业,推广新型工业科技项目,山东鲁南华源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控定梁式龙门导轨磨床》项目、枣庄市天禾宇信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生产代木产品——木塑制品建设》项目和山东金华飞顺车辆有限公司的《汽车燃油箱工艺研发》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并被列入今年的市级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工程项目。
(三)加强项目督导,通过示范促结构调整。强化在研在建项目督导,定期组织专家或检查组对国家、省、市、区四级项目的建设进度、资金到位使用、人员履职等情况进行指导、督导,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在《山亭火樱桃产业开发基地建设》、《山亭金银花、丹参等地道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开发》、《电脑控制式节水灌溉在果树管理中的试验与开发》等国家级、省级科技攻关、科技富民强区项目的带动下,设施栽培、反季节种植等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十大林果基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展,火樱桃成为山亭区特色农业新亮点,被命名为“国家引进国外大樱桃示范推广基地”,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大樱桃基地。
三、强化综合措施,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一)抓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点,积极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瓶颈,加强产学研联合,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行嫁接运用。通过“借脑生财”、“引智发展”,进行技术、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促进成果转化、实现借水行舟,借梯上楼。枣庄冰先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从西安交通大学引进了在读博士翟百强带领职工进行创新研究,现已申报了5项专利。省果科所所长、教授王金政聘为我区科技顾问以来,前来考察指导9次,他承担了国家级科技课题《果树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标准化技术研究》,先后栽植优质核桃苗木42万株,8000余亩,大大加快我区核桃产业的组织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二)创特色,实现科技惠民。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打造民生科技,推进科技富民工程,发挥区科技信息协会人才高地作用,为政府、农户、企业提供多方面的科技信息服务,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各类技术指导咨询培训、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等。举办科技讲座183次,散发资料1万余份,受培训农民达3万余人次。扶持发展科技示范户276人,建立林果科技示范园、示范基地2座,改良桃树品种3000多亩,发展大棚无公害樱桃130多座。
(三)重宣传,营造创新氛围。紧贴山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依托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借助重要集会、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大节日,全方位、多视角、多渠道宣扬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先进典型。向各乡镇和创新型企业印发了科技创新政策汇编;在区电视台、电台常年开设《山乡科技带头人》《科技视窗》等栏目;免费向全区各乡镇(街道)、部门、企业和农民发放了《科技实用技术》小册子;依托省、市、区三级科技网站宣扬科技工作。通过立体宣传造势,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意识,调动了全社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四、发挥职能作用,狠抓防震减灾
山亭区健全启动了“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等“三网一员”体系,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先后有5家兄弟单位前来取经,2010年被批准为省级示范县。利用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举办了山亭区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编印了《面对地震,我们该怎么办》知识读本并向全区免费发放1.2万册;在各中小学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活动和科普知识讲座60余次。在省、市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10万元完成了熊耳山强震台测震台建设;在山城街道官庄村新建地震前兆综合观测站一处,24小时连续观测,数据无线传输,全省共享,实现了降雨量、大气压、地下水温、水位等的自动观测,填补了全市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