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州市科技局着眼于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狠抓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三力建设”, 赋予“少说多干,狠抓落实”更多内涵。他们认为,学习是为了理解,理解才能保证有效的执行,而创新则是打开工作局面的关键。
学习力抓理解
任何事业的成功,归根到底都是学习的结果。在当前形势下,必须深刻理解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深刻理解青州市正处于发展新阶段,深刻理解“全党抓工业、重点突破工业”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才能做好科技局的工作。
该局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通过认真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深刻领会《“十二五”规划建议》,还认真学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方面的知识、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深入调研青州市产业企业的实际,提出了树立大科技、大开放、大人才“三种意识”,抓好科技创新与工业振兴、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业提升“三个结合”,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高端化“三化” 进程,建设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紧密区、成果转化汇集区“三区”,搭建研发、孵化、园区“三个平台”,落实政策、机制、投入“三大保障”的“六个三”战略,为青州市科技工作明确了思路和方向。
针对一件具体的事情,该局开展案例分析活动。如全市科技工作会议的召开、海岱书院大讲堂科技专题讲座的举办,从会务到接待,从定位到细节,就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形成一致意见。这样讨论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学习、加深理解、统一思想的过程。根据几次案例分析,该局形成了“办事三原则”:一是按人之常情办事,二是按原则办事,三是用心办事。
只有通过学习深刻理解,才能一切尽在掌握,这是青州市科技局抓工作的高明之处。
执行力抓落实
有效执行是确保落实的唯一和根本途径。而有效执行来源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严谨的工作态度、过硬的工作作风。“越是难办的事情、棘手的事情、不愿干的事情,越要马上办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态度”,该局主要负责同志如是说。
青州市科技局印制了《青州市科学技术局文化建设手册》,凭着勇于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将工作思路、部门精神、人员守则、工作理念、做人理念、制度建设融为一体。“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雷厉风行,立说立行”,这些经典语言青州市科技局的每个同志都耳熟能详。《创新周刊》曾刊发记者评述《青州市科技局的文化建设》推广这一经验。
实行《每日工作日志》制度,办公室主任负责汇总编辑,所有人员自觉提报;不主动提报的,办公室主任可直接过问。这样,每天、每个人的工作都有记录,营造了一种你追我赶、有效执行、狠抓落实、创先争优的氛围。《每日工作日志》每两个月打印存档,便于工作总结和回顾,对于了解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局严格执行“不喝耍酒”、“遵守交通规章”、“按时上下班”、“重要事项请示汇报”等制度要求,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完成”及“微笑服务”制度,力争做执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的楷模。
以上措施,使该局执行力大大提高,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在今年花博会期间,该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负责承办山东省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及揭牌仪式。当时,距花博会开幕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凭着执行力和抓落实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 9月27日山东省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及揭牌仪式在该市青都国际大饭店隆重举行,整个活动场面宏伟大气,环环相扣、讲求细节,没有出现任何纰漏,得到了一致赞同。
创新力抓开拓
理解是前提,执行是基础,创新才是更高的境界,也是打开工作局面的关键。
创先争优,该局开展“自我表扬与自我批评”活动。该局主要负责同志动员说:“批评自己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反而是一种勇气,一种胸怀,一种催生成长与进步的力量。”通过每月初召开一次沟通交流会,要求每个班子成员至少说出一件上月内干得非常漂亮的事情,同时至少说出一件自己干得不太满意、不尽人意的事情。每次沟通交流,局长首先带头,班子成员先后展开。这是每个人不断进步争优、团体整体素质提高创先的机制。
人才工作,该局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与组织人事部门共同研究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对高端人才实行事业单位定编、派出企业工作制度,增强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规划青州创新创业园,建设集科技大厦、专家公寓、创新创业人才宿舍、研发中心、培训基地、孵化设施于一体的科技创业基地,对入驻的高端人才、创业型大学生提供低价甚至免费的研发、生产、生活、休闲场所,打造科技、人才特区,为工业振兴和转方式、调结构创造最佳条件。
高新技术产业,该局一方面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另一方面,对各镇、街道、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情况实行月通报制度,提高基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紧迫性和主动性。今年先后跟踪培育并积极组织9家科技型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申报。截至10月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98.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28.4%。
产学研结合,该局创新发展模式,依托良田花卉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教授组成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东农业大学、潍坊学院先后在良田花卉建立了“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山东农业大学组织200余人的师生队伍到企业参观考察,潍坊学院首批20名实践实习学生也已抵达并入驻企业生产一线,产学研结合越来越紧密。
招商引资,该局全力以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在卡特彼勒工业区南侧筹建集孵化研发、中试生产、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园。投资1.1亿元,占地45亩,建筑面积10188平方米,集国家级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数据采集中心、模拟抄表样版基地等功能的抄表大厦近期即将在开发区开工建设。潍坊市诺达药业有限公司和重庆立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合作建设的生物发酵项目,在花博会期间签约,已达成合作建设协议。
窗口服务,该局创新工作方式,变坐等企业上门为主动提供服务,及时掌握企业发展情况,把科技项目申报、平台建设、高企认定、成果评定列为服务工作重点,帮助企业找准创新着力点,努力把人民办事中心窗口建成全市亮点。他们选择自主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分析企业发展瓶颈,研究解决措施,提供项目筛选、材料编写、高企认定、平台建设等若干方面的服务,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好评。(曲红梅 张 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