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领导班子在研究工作
“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激情状态下完成的,基层科技工作是助力创新发展的,也应始终处于激情状态!”宁阳县科技局局长韩畅巨,一个年过五旬身材瘦小的人,语出惊人,言语中带着较他实际年龄年轻一二十岁的激情,在他一次次挥舞手臂强而有力的介绍下,记者看到了始终处于激情阶段的宁阳科技。
农业科技“上天问路”
当下,宁阳县中科院太空蔬菜育种基地里的原种种苗长势喜人,宁阳县科技局副局长崔国庆高兴地给记者指点着,“这是太空辣椒,那是太空西红柿!”据介绍,山东省首家太空育种基地落户宁阳,促使该县有着悠久历史的蔬菜制种及种子产业实现了“二次腾飞”。在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飞船上,就有宁阳县自主选育的10克“伏春一号黄瓜”和“伏乐长茄”两个品种种子。
近年来,宁阳县“上天问路”,利用尖端科技,引领农业发展,宁阳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通过成果推动、园区带动、人才促动,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每年取得农业科技成果在30项以上,其中80%以上得到了有效转化和实施,年增农业收入过千万元,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
据了解,宁阳县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不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推行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了撬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平台”。该县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认定考核管理办法,每年认定一批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同时对原有园区进行考核。从资金扶持,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方面鼓励园区发展,并先后争取上级科技经费支持近200万元,促进示范园区的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31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2家,山东蔬菜良种特色科技园是全市仅有的两家省级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各园区共引进农业新技术120多项目,新品种200多个,园区农业总产值1.8亿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30万亩土地的调整与开发。中科院太空蔬菜育种基地落户宁阳,成为我国七个太空育种基地之一。经过两年来的建设,目前已有近50个太空蔬菜品种在基地内进行示范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韩畅巨局长介绍,近年来,宁阳县通过大力开展科技信息使者工程,建立了覆盖全县12个乡镇、500多个行政村的科技信息使者队伍。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工程,加大引智聚智力度。在市科技局特派员冯其伦的指导帮助下,蒋集裸仁南瓜科技示范园区承担了2项省市级科技攻关计划,选育出的两个裸仁南瓜新品种,均填补国内空白。同时,主导产业“多龙头带动、多链条拉动、多环节增收”的复合式经营模式在宁阳县大力推广,涌现出了紫阳食品有限公司、弘兴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依靠科技带领农民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形成了利益联结机制,实行产、加、销一条链,增强了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另外,宁阳县农业良种产业化工作得到全面实施。08年6月,宁阳县伏山镇与中科院签订了太空蔬菜育种合作协议,精选的“伏春一号黄瓜”、“伏乐长茄”两个品种的10克种子搭乘“神舟七号”飞船遨游太空,实现了全县飞船搭载蔬菜种子“零”的突破。目前,宁阳县72万亩粮田中,良种面积占99%,全县蔬菜面积达到29.2万亩,优质果品基地18万亩。
工业科技“搭台唱戏”
企业要“唱戏”,“舞台”不可少。而科技创新平台就是企业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大舞台”。 近年来,宁阳县为促进创新平台的建立与运行,立足区域特色产业,出台政策,对企业创办的科技创新平台给予重奖。在全县科技大会上,对通过省级认定的两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给予了5万元现金奖励。同时,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技术开发经费,要求一般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要达到年销售额的1%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要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以上,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建立创新平台的积极性,全县的科技平台建设走在了泰安市的前列。截至目前,宁阳县共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5家,市级技术中心9家,院士工作站2家。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用,搞好自主研发的同时,宁阳县大力实施“借脑工程”,先后有30余家企业与中科院、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10余名博士进入宁阳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近年来,宁阳县共承担各级科技计划127项,取得各类成果480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0项,市科技进步奖34项,申请专利792件,授权304件。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韩畅巨局长介绍,宁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规模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特别是今年宁阳县“双带动”战略实施以来,针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低的现状,宁阳县科技局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在自主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掌握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中、高端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截止目前,宁阳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已累计申请专利792件,授权304件。已初步形成了以合成材料、橡胶助剂、金属制品、精密铸造、数控机械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涌现出了华兴、同创、宁联、海戈、博大钢球等一批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今年1-7月份,宁阳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86411万元,同比增长32.5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01%。比2009年增加2.99个百分点。另外,通过科技项目建设,宁阳县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引导企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今年以来,宁阳县科技局先后两次邀请省市专家教授,在两个园区举办了科技政策暨知识产权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对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该县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经济发展,科技先行,‘双带动’战略的实施,使我县经济迎来一轮新的发展高潮,科技作为敬请拭目以待!”韩畅巨局长信心满满,始终处于激情状态的宁阳科技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