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科技要立足现实凸显特色
——宁阳县科技局局长韩畅巨谈基层科技工作
今年,宁阳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先后提出“双带动”战略、打造“泰山之阳科技产业城”和“强基工程”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宁阳县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高潮。
《创新周刊》:韩局长,首先请介绍一下宁阳“双带动”战略和“强基工程”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宁阳科技工作确定了什么思路?
韩畅巨局长:“双带动”战略即为:突显两极带动全局,抓好两头带动中间。突显两极带动全局,就是西部以县城为中心,打造城市经济增长极,努力把县城发展成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生活和美、环境优美的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县城,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东部以磁窑(包括磁窑镇、华丰镇、宁阳工业园、化学工业园)为中心,打造优势产业聚集区,形成工业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乡镇。抓好两头带动中间,就是通过抓西部城市经济和东部工业经济,带动中部发展以神童山、彩山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强基工程”六个强化在基层:班子建设强化在基层、党内民主扩大在基层、血肉联系体现在基层、干事创业奉献在基层、领导机关服务在基层、科学发展实现在基层。
根据宁阳县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县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双带动”战略的实施,大力落实“强基工程”,坚持“抓平台、带项目、聚人才、促创新、增效益”的工作思路,以提升全县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突出科技对上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社科技、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五大工作重点,不断完善全县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我县转方式、调结构和建设经济文化强县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创新周刊》:围绕确定的科技工作主线以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三大战略,宁阳县科技局都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亮点?
韩畅巨局长:首先,我们开展了“三带三抓三促进”主题实践活动。带政策,走进企业、乡镇抓宣传,促进其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带项目,走进企业、乡镇抓对接,促进其科研水平上台阶。带成果,走进企业、乡镇抓推广,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进工作作风转变,实现工作下沉、服务基层群众,科技工作重点有突破、整体上台阶。其次,与县电视台联合推出《科技宁阳》专题节目。以“建设创新型宁阳”为主题,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创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推广先进技术,解析科技政策,推树创新典型,加快企业产业、产品升级换代,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了重科技、抓科技、用科技的浓厚氛围。第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人才的作用。配合县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双十工程”,搭建我县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共享平台,聚集全县各行业的专家及外聘专家,充分发挥专家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和“传、帮、带”作用,为我县工业经济制订整体发展规划,破解行业发展难题,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同时,抓好创新团队、优秀人才的动态管理,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县经济发展重点行业、关键技术领域中能够发挥技术攻关和引领作用的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
《创新周刊》:韩局长,您认为基层科技工作的重点在哪?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韩畅巨局长:科技工作需要“下沉”,这样才能进步,科技工作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县域经济需要自身挖掘找准定位,基层科技更需立足县域实际凸显特色。
今后几年,我们要围绕我县具有比较优势的合成材料、橡胶助剂、金属制品、精密铸造、数控机械等高新技术领域,不断加大科研攻关和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并围绕核心产品,延伸两端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尽快形成产业优势。严把招商引资、新上项目的科技关,努力引导各乡镇、企业和单位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壮大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群。积极引导一批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特别要围绕“泰山之阳科技产业城”和“环城科技产业园”的建设,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引进那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项目和产品。加大科技项目的对上争取,进一步强化人才的引进培养。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
总之,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所在,我们将着力在整合创新资源、构筑创新体系、集聚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学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创新、开放、实干、超越,开创我县科技工作的新局面,为“双带动”战略的实施和经济文化强县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