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潍坊市科技局将坚持自主创新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强化“蓝色”和“高端”理念,深入推进实施高新技术整体追赶、局部超越战略,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大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规划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充分运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对新能源产业,把绿色能源的研发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 重点扶持LED 、光伏发电、风电、电动汽车等产品的研发,培植 新能源产业链;对新材料产业,重点扶持碳纤维、硅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培植新材料产业链;对新医药产业,重点扶持中成药、生物医药、新型海洋药物等产品的研发,培植新医药产业链;对新信息产业,重点扶持电声器件、应用软件、动漫产业等产品的研发,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发展的重要方向,并进行产业化运作,培植新信息产业链;对 空间海洋地球科学,重点扶持轻型直升机、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制品等产品的研发,拉长海洋产业链。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支持和引导一批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新 产品研发, 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 。
二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平台建设 。 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需求,推进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高水平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形成一批支撑自主创新和高端产业发展的重大创新平台。在潍柴动力批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创建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推动歌尔声学、雷沃重工、沃华医药等企业创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俊富创建国家非织造材料检测中心,在高新区建设国家LED技术检验检测平台。研究制定科技企业 孵化器管理认定和量化考核办法,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 孵化器建设,争创 省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使其成 为培育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摇篮。以高新区被科技部批为国家创新型园区为契机,拉动引导 各开发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建设汽车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 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的高科技特色产业园区。 争创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和 黄河三角洲、峡山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三是大力推进高科技研发与成果产业化。 抓住国家调结构扩内需、大规模增加科技投入的机遇,整合一批基础好、有望快速实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充分考虑与国家重大工程、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相结合,注重发挥拉长产业链的行业龙头带动作用,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 着力推动大功率 LED、数字硅微传感器、光伏电等一批项目建设, 催生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 认真抓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 ,积极争创全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市。着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争取50家企业 认定为 高新技术企业, 推动中微光电子、亚星化学、瑞森华光、豪迈科技等一批企业争创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四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整合产业优势和科研院所资源, 建立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上下游企业配套、人才资源聚集的产业集群创新格局。 重点抓好 海洋产业、光电产业、生物医药、蔬菜产业等四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设 。 积极开展与中科院、省科院的战略合作, 加快推进中科院光机所、盐湖所在高新区、滨海区建设研发机构,推动5 家以上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深化青潍两地科技合作,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抓好盛瑞8AT 国际合作重大专项和潍柴中法国际合作基地建设,争取俊富非织造材料、潍柴蓝擎系列柴油机列入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专项。对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人才引领和研发带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徐华)
一是大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规划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充分运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对新能源产业,把绿色能源的研发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 重点扶持LED 、光伏发电、风电、电动汽车等产品的研发,培植 新能源产业链;对新材料产业,重点扶持碳纤维、硅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培植新材料产业链;对新医药产业,重点扶持中成药、生物医药、新型海洋药物等产品的研发,培植新医药产业链;对新信息产业,重点扶持电声器件、应用软件、动漫产业等产品的研发,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发展的重要方向,并进行产业化运作,培植新信息产业链;对 空间海洋地球科学,重点扶持轻型直升机、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制品等产品的研发,拉长海洋产业链。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支持和引导一批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新 产品研发, 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 。
二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平台建设 。 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需求,推进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高水平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形成一批支撑自主创新和高端产业发展的重大创新平台。在潍柴动力批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创建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推动歌尔声学、雷沃重工、沃华医药等企业创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俊富创建国家非织造材料检测中心,在高新区建设国家LED技术检验检测平台。研究制定科技企业 孵化器管理认定和量化考核办法,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 孵化器建设,争创 省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使其成 为培育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摇篮。以高新区被科技部批为国家创新型园区为契机,拉动引导 各开发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建设汽车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 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的高科技特色产业园区。 争创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和 黄河三角洲、峡山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三是大力推进高科技研发与成果产业化。 抓住国家调结构扩内需、大规模增加科技投入的机遇,整合一批基础好、有望快速实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充分考虑与国家重大工程、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相结合,注重发挥拉长产业链的行业龙头带动作用,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 着力推动大功率 LED、数字硅微传感器、光伏电等一批项目建设, 催生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 认真抓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 ,积极争创全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市。着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争取50家企业 认定为 高新技术企业, 推动中微光电子、亚星化学、瑞森华光、豪迈科技等一批企业争创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四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整合产业优势和科研院所资源, 建立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上下游企业配套、人才资源聚集的产业集群创新格局。 重点抓好 海洋产业、光电产业、生物医药、蔬菜产业等四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设 。 积极开展与中科院、省科院的战略合作, 加快推进中科院光机所、盐湖所在高新区、滨海区建设研发机构,推动5 家以上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深化青潍两地科技合作,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抓好盛瑞8AT 国际合作重大专项和潍柴中法国际合作基地建设,争取俊富非织造材料、潍柴蓝擎系列柴油机列入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专项。对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人才引领和研发带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