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敢叫旧貌换新颜

——治理利用齐发力,剑指亿亩盐碱地
2019-04-23 10:19:11   作者:张颖辉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0

黄三角农高区蹲点调研②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黄三角农高区却已是春色盎然。在农高区蔬菜产业园内的一个大棚里,一排排插满标签的藜麦幼苗苍翠欲滴,铆足了劲地比着长个儿。作为山东师范大学张慧教授的“藜麦育种与产业化”项目试验田,该大棚里的藜麦品种多达上千种。待今年6月份藜麦收获后,这场耐盐碱“大赛”的成绩将被揭晓。
       盐碱地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是黄三角农高区的基本任务。像藜麦品种的筛选这类筛选耐盐碱作物品种,是农高区探寻盐碱地治理与高效综合利用的路径之一。
       自2015年批复成立以来,黄三角农高区沿着土壤治理、高效利用与创新模式三大方向,力求在3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为全国15亿亩盐碱地的治理与高效利用做出示范。如今,“摸石头过河”的黄三角农高区正在趟出一条盐碱地高质量发展之路。


       引领示范:为亿亩盐碱地开发利用树起标杆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一首民谚道尽盐碱地种粮之艰难。在我国,盐碱荒地和影响耕地的盐碱地总面积超过十几亿亩,盐碱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亟需探索盐碱地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的新路子。
      “黄三角农高区最基本的任务,也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盐碱地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省科技厅厅长、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主任唐波说。肩负国家使命,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发展大局,将黄三角农高区面积规划为350平方公里,包含东营农高区、滨海产业区、丁庄镇、盐化集团四大板块。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着力打造成为国际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中心、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展示中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中心、世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合作中心。
       据统计,黄河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拥有盐碱地5000万亩,这片“处女地”正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增粮增效的空间和潜力所在。而要实现这一点,有大量战略需求和创新任务亟待解决。携生态、绿色的巨大潜力和后发优势,黄三角农高区应运而生。
       “作为新世纪首个国家级农高区,黄三角农高区站在‘蓝黄’两大国家战略融汇之地,可谓这两大战略的缩影,意义重大。”曾在东营市政策研究室工作数十载的李宗森认为,依靠科技支撑,发挥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可解决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盐碱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重大战略问题。

       科技助力:盐碱治理与高效利用齐发力
       让盐碱地变良田,黄三角农高区多向发力。细梳脉络,即改良种庄稼的“土”,找到灌溉用的“水”,培育耐盐碱的“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探索全新种植模式。
       “土,吐含万物”,广袤田野上生长出的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在盐碱地上种庄稼,改良土壤显然是基础环节。向盐分高达6‰的土壤要粮,眼下,一大批改良土壤的项目正在黄三角农高区贡献着力量。
       “盐碱地快速脱盐集成技术”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分离膜,复合集成暗管排碱技术,该技术不仅实现了土壤快速低成本脱盐,还使苦咸水亚淡化的成本大幅降低。
       曾在东营农高区工作十几年的刘志鑫对盐碱地有着充分的认识。在他看来,对于盐碱地的发展,改良土壤仅是路径之一,更重要的在于高效利用。
       省农科院黄三角试验示范基地管委会主任贾曦对此有着一致的观点。他表示,要让盐碱地持续产生效益,就必须培育不同的耐盐作物,才能具备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藜麦就是这样的一种作物。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推荐的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藜麦不仅售价较高,且耐盐碱性强。
       二月下旬,记者走进黄三角农高区藜麦育种大棚时,一群妇女正在进行管护。由于对盐碱抗逆性不同,各个品种长势参差不齐。今年6月份,这些藜麦一经收获,即可筛选出最适合盐碱地种植的品种。刘志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前藜麦的市场价约为60元/斤,有些品种在盐碱地上的单产可达600斤左右,经济效益相当理想。
       “各地的土壤环境、盐碱含量和各种微量元素不一样,筛选出适合不同生态区的抗盐碱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李宗森介绍,目前,正在黄三角农高区进行筛选的作物试验有500多个。
        在黄三角农高区,高效利用还意味着对现有资源的充分挖掘。
        黄三角农高区富含“咸水”但利用率低,东营艾格蓝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这一资源禀赋,将三文鱼养在了工厂里。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方法养出的三文鱼肉质鲜嫩爽滑,呈橘红色,年产量可达500吨,且7天即可到达消费者手中,较之进口冰冻三文鱼十分新鲜,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高效利用盐碱地,黄三角农高区还在创新种植模式上做起了文章——在一片占地15亩的试验田里,“盐碱地限根避雨栽培模式”葡萄架日前已完成搭建,接下来,他们将探索一种借助避雨架和栽培池在盐碱地上种植葡萄的新模式。

       脱胎换骨:盐碱地“农科新城”逐渐清晰
       今天的黄三角农高区,一批平台已经建成投用,一批团队已经落地生根,一批项目正在创新萌芽,曾经辉煌过也沉重过的国营农场的影子已不复见,“农科新城”的轮廓逐渐清晰。
       “经专家组测产,粉垄技术玉米产量达到每亩491.98公斤,(普通)旋耕技术达到每亩388公斤,增产效果明显。”在对黄三角农高区的滨海盐碱地玉米种植示范项目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后,中科院研究员田长彦的这一声宣布,代表着新技术物理性改造盐碱地的成功。
        如今,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不仅种出了玉米、小麦、蔬菜,还屡创单产新纪录,一个致力于改良盐碱地的“农科新城”正在渤海之滨书写着创新篇章。
        发力土壤改良,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与黄三角农高区共建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级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实验室,目前正在构建集试验监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集成示范、市场开发于一体的国家级创新试验示范平台。
        发力种质筛选,黄三角农高区在省农业科学院蚕业所建设了耐盐植物种质资源圃,目前已经建成种质资源展示池30个;已经建成12个盐池,用于耐盐植物的耐盐鉴定和评价。
        发力高效利用,接下来黄三角农高区将成立陆基工业化渔业技术创新示范园。据了解,该示范园由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多方合作共建,旨在打造环渤海地区及国内陆基工厂化渔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
       发力种植模式创新,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研究员胡云霞团队正在构建一套土地集约化利用优化管理模式;水-肥-盐一体化综合调控机理与技术模式也正在农高区进行科研试验。
        麦青杏白,草长莺飞,春风将黄三角农高区染成了绿色。在黄三角这方热土上,科技让白花花的盐碱地一改昔日底色,正在呈现出愈发绚丽的色彩。(记者 张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