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筚路蓝缕启山林

——黄三角农高人书写“拓荒”传奇
2019-04-23 09:58:11   作者:张颖辉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0

黄三角农高区蹲点调研①

编者按

 

       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复成立,2016年11月正式揭牌。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一个崭新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正在崛起。自成立以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盐碱地开发利用为基本任a务,以破解“三农”问题为基本定位,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基本路径,着力打造世界盐碱农业创新中心、农业高新技术转化中心、农业农村现代化引领区、农业开放合作先行示范区。
       践行担当作为抓落实,农高人是拓荒者、改革者,更是谋划者。他们不惧恶劣环境,致力改革谋划,用汗水耕犁盐碱荒原。
       农高区姓“农”——立足“三农”,用科技实力打农业“硬仗”,不断探索让“一产”变“新六产”的有效路径,肩负起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责任。农高区姓“高”——致力于打造农业高新技术转化中心,多渠道汇聚科教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与高新产业,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全新动力。农高区姓“科”——盐碱地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是黄三角农高区的基本任务,致力于打造世界盐碱农业创新中心,运用科技手段,黄三角农高区发力土壤改良、新品种试种筛选与示范、高效利用与新种植模式探索。如今,白花花的盐碱地正在改变昔日底色,焕发出新生机。
       昔日,李白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朝,波涛荡漾中,黄三角农高区发力“农”、“高”、“科”,在黄河尽头书写着新篇章。

 


 
筚路蓝缕启山林
——黄三角农高人书写“拓荒”传奇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黄三角农高区从冬眠中苏醒。
       一个月之内,记者两次走进这里,被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惊艳——试验田里的冬小麦、菠菜苗早已返青,一簇簇相拥着在春风中摇曳;新模式葡萄架已排排站立、颇具规模,而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院子里农民来来往往,或挖坑栽树,或填土浇水,忙得不亦乐乎;新添置的共享单车已全部上岗,以供科研人员使用……
       变化之快,彰显着农高人紧凑的工作节奏。站在黄三角农高区举目四望,专家公寓门前的迎春花开得正艳,试验田里正在酝酿着新的生机。

       拓荒者:用汗水耕犁盐碱荒原
       从济南出发,沿青银、长深高速一路疾驰,历时3个半小时,记者来到了黄三角农高区——这样的行程,贾曦每周至少都要跑个往返。
       作为山东省农科院黄三角试验示范基地管委会主任,2015年2月,贾曦与同事来此“拓荒”,一呆就是四年。
       满眼望去,尽是坑坑洼洼的滩涂,没有一条路,成片的芦苇有一人多高;荒地南侧,一排之前企业遗留下来的几间铁皮仓库,如同迟暮老人一般颤巍巍地立在河边。每年秋季,当寒风四起、芦花纷飞,原本荒芜的土地更是平添了几分凄凉——这是贾曦初来时的景象。
       顺理成章,几间仅有的铁皮仓库成了贾曦和同事们的居所。说是居所,也不恰当——这里不仅是生活区,也是办公区。荒郊野外,夏天蚊虫自然是少不了,有时甚至还会有蛇出没。
       但即便是这样艰苦的环境,他们也没有一点气馁,反而笑称自己拥有“河畔餐厅”。
       “当时厨房也是一间工厂废弃的铁皮屋,就立在河边。做饭吃饭都在那里,我们给它取名‘河畔餐厅’。去年,新餐厅建成后我们就搬了出来。结果刚一弃用,那间房子就被一场大风像只纸盒子一般撕开。”贾曦笑着向记者讲述曾经的“苦中作乐”。
       以贾曦为代表,黄三角农高人正在用汗水耕耘着这片荒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担当与作为。
       曾经,“地无一垄,钱无一分”是黄三角农高区的真实写照。作为黄三角农高区发展的见证者与亲历者,刘志鑫用“一周不回家,痛并快乐着”来概括那段峥嵘岁月。他向记者讲述,在不断摸索黄三角农高区发展之路的过程中,仅园区规划就修改了近百次。这期间,他们无数次前往全国各地高校院所进行对接,集众智、找经验,旨在找到一条适合黄三角农高区发展的路子。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是“5+2”、“白+黑”的工作模式。
       从青藏高原奔涌而下的黄河,横跨神州、咆哮万里,终在黄河三角洲携沙入海。不断积聚的泥沙使这里成为一个面积不断增长的土地。曾经,这片空旷寂寥的土地,亟需一声响亮的呐喊来唤醒;如今,拓荒者的脚步,撼醒了这方潜力无限的荒原。

       改革者: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时
       平静的湖面掷入石块,泛起的涟漪一波接着一波。
       从一间间专家公寓、实验室的建成使用,到一项项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的落地运行,转变一环扣着一环。
       在农高人看来,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靠土地,接下来的发展还得靠科技。但黄三角农高区一无高校、二无院所,如何通过科技支撑发展?
       通过搭建平台,黄三角农高区解决了引进人才和项目的难题。人才带着项目来了,项目随着人才落地了,怎样留得住?“创新体制机制才能留住人才,才能为农高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刘志鑫一语中的。
       改革,并无前人之路可借鉴,黄三角农高区只能自己摸索着“过河”,其中难度不言而喻。“有一种使命感给了我们强大的信心,我们有信心把改革做好,创造出更加灵活的发展环境。”曾在东营市政策研究室工作多年、参与编写多项农高区建设规划的李宗森如是说。
       如今,黄三角农高区的改革路径逐渐清晰。翻开《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19年工作要点》,记者看到“改革”被重点着墨。
       “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园区派驻机构,落实机构职能权限,实现园区封闭运行;探索园区‘去行政化’管理体制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深化‘大部制’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行职员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园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经营模式转换和人员管理制度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启动运营黄河三角洲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组建黄河三角洲财金投资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字字珠玑,是农高人的心血,更是激发农高区发展的全新动力。
       “改革是黄三角农高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长久命题。”黄三角农高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改革,农高区一直在路上,且将继续在路上。

       谋划者:在黄河尽头延续新希望
       如何为百姓寻致富经、如何向盐碱地要经济效益,一直是黄三角农高区负责人苦思冥想、积极谋划的事。
       三年来,黄三角农高区按照“边理顺体制、边规划设计、边搭建平台、边项目建设、边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思路,扎实推动顶层规划设计、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体制机制改革、“三大攻坚战”等各项工作,逐步拉开了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框架。
       三年里,这片350平方公里的土地脱胎换骨、变了模样。路通了,灯亮了,1.36万平方米的科研实验楼及1100亩的试验基地相继建成;完成农田节水改造和土地整理5万亩,建设生态林场4万亩,建成50万平米公共服务绿色社区……科研、商务、居住、生产等功能已初步实现。眼下,正在编制《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条例》草案,与东营市、省科技厅共同组建了创新中心建设前期工作专班,并研究制定了建设方案。
       紧锣密鼓的工作节奏、加速崛起的农科新城,无不在述说着农高人的不懈努力与辛勤付出。
在短短一小时的采访时间里,贾曦先是临时被农高区叫过去开会,随后又驱车赶往百里之外的青州市乘高铁赴泰安出差。恰好记者返济便一同前往。一路上,贾曦争分夺秒,快速的工作节奏甚至让他的开车速度都变快了。
       这正是农高人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而且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
       “农业想赚钱,还是得从延长产业链、发展服务业着手”,“农机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将打造‘农机小镇’,发展农机智造业”,“建设黄水东调西引灌区工程,启用四干十四支渠,双渠道保证农业试验用水”……在黄三角农高区,几乎每个人都在思考着未来,其发展脉络也在一步步地理顺中日渐清晰。
       只要不出差,贾曦总要抽空到示范基地的农田或大棚里走走看看。这是每一个农高人的工作姿态,亦是实干者的姿态。走在黄三角农高区的田间陇上,鸟鸣清悦,欢声笑语,四处传来了春天的声音。(记者 张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