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推进海洋科技创新 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山东省科技厅与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联合举办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研讨会
2018-06-26 11:15:18 作者:秦昊 高家涛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本报讯(记者 秦昊 高家涛)“21世纪人类在海洋与气候变化、海洋安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态健康、海洋观测探测与预测诸方面都存在许多挑战。海洋科技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构建全球协同创新网络至关重要。”6月23日,山东省科技厅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联合举办“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研讨会”。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吴立新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务实研讨,进一步夯实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全球协同创新网络的建设基础,汇聚起国内外海洋领域的磅礴力量,加强全人类对未来挑战的应对能力,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智慧方案和科技支撑。
当前,世界面临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能源短缺、食品安全等方面压力,通过科技创新来应对挑战,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海洋在消除贫困、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及遏制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日前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呼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会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要求发展海洋经济,抓好海洋科研,自主研发关键技术。
研讨会上,吴立新院士做了题为“推进海洋科技协同创新,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主旨报告。省科技厅巡视员徐茂波做总结发言。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上海大学教授Dae-Won Choi,中国海洋大学教授Dong-Yong Lee,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气候变异与可预测性(WCRP/CLIVAR)项目办公室主任Joes Santos,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焦念志、戴民汉,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麦康森、李华军等100余名中外海洋科技专家、代表,围绕“构建全球海洋科技协同创新网络,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探讨通过合作加强科技创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献智献策。
吴立新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海洋科技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构建全球协同创新网络至关重要。作为我国首个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始终按照“南北并重、东西共举”的原则构建全球协同创新网络,开展前沿引领性、战略性、基础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按照“开放、流动、协作、共享”的原则,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将携手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合作建立多个国际海外联合研究中心、逾百个开放工作室,在构建全球协同创新网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围绕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会专家展开热烈讨论。“不同国家所拥有的科技和自然资源是不均衡的,如何将各国的科技和自然资源相匹配,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个重要问题。”Jose Santos博士表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胡敦欣院士则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实现共赢,海洋也是如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院士建议从海洋研究共同体做起,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整合各创新单元研究信息和项目信息,进行交流和共享。中科院海洋所所长、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常务理事王凡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海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然场所。海洋科技创新中的良性竞争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协同创新,汇聚有限资源,发挥更好效益。对于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徐茂波在讲话中表示,这次会议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拓展创新对话机制,强化科技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带动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促进山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行动,让我省更好地融入国际科技创新体系,用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
海洋议题是全球性“大议题”,海洋科学是综合性“大科学”,经略海洋是长期性的“大战略”。据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已制订《2018-2020行动计划》和《发展规划》,将全力聚焦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问题,在海洋安全、海洋资源、海洋健康和海洋战略前沿技术方向加大创新力度,加大开放合作,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共同治理提供智慧和方案,在攻克人类共同面临的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积极推进以海洋为基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记者从会上获悉,作为此次会议的后续行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还将联合美国科学促进会、山东省科技厅、青岛市对外友好协会于7月3—5日在青岛举办“2018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聚焦建立海洋观测研究新型伙伴关系,在海洋观测与预测、深海、极地和海洋可持续发展,交流经验,分享技术和知识,促进研究设施共享,推动发起国际合作项目,响应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北极海洋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海洋防灾减灾交流合作,响应上海合作组织成员上海精神,推进地球科学领域的合作,筹备建立国际海洋科普联盟等。目前,已有24个国家、96个海洋研究机构、大学和国际组织的126人确认参会。
上一篇:科技发力 让传统大蒜迸发新动能
下一篇:“蒜都”金乡发出大蒜产业科技创新宣言
下一篇:“蒜都”金乡发出大蒜产业科技创新宣言
相关新闻
- 科技创新支撑,从制造迈向创造 (2017-03-07)
- 山东省科技厅、卫计委、食药监局联合调研中医药科技创新 (2017-03-21)
- “十三五”山东农业科技创新将实现“走在前列” (2017-04-01)
- 山东推行科技创新券让小微企业再次减负 (2017-04-07)
-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调研我省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