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份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3.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2.66%,比年初提高1.23个百分点,增幅居济宁市第四;1—10月,共申请专利344件,授权155件;今年已有3家省级研发中心通过绩效评审,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带领企业负责人与高校院所对接,签订人才和技术合作协议11项……
今年以来,在汶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汶上县科技局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创新方法,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工程实施,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和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申报实施科技计划,认真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申报工作,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转变职能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汶上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汶上县科技局积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推进职能转变。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确定了第一批“零跑腿”和“只跑一次腿”事项,积极编印科技局办事服务指南,并选派一名业务能力强的干部,第一批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此外,举办了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下乡等活动,在全县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支持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汶上县科技局全力做好科技研发服务,助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3.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2.66%,比年初提高1.23个百分点。
科技局还积极组织企业开展项目科研,至目前已组织企业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3个,已获立项支持13个,其中省级9项,市级4项;争取市级以上科研经费过千万元。此外,积极组织科技型企业归集研发经费投入,共有7家企业获省、市财政补贴奖励275.42万元,其中争取省级补贴172.14万元,市级103.28万元。申报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基层科技人才支撑计划6项,列入计划5项,争取资金32万元,一人入选西部人才培育计划。新风光电子公司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估获优秀等次并将立项支持。科技局还积极组织3家企业参加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其中,华力机电获得互联网领域第二名,锦祥科技进入济宁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三等奖。
汶上县科技局还积极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中心、成果转移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今年以来,已有3家省级研发中心通过绩效评审,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济宁华尚科技企业孵化器获省科技厅备案,华儒众创空间被省科技厅公示拟推荐为国家备案。此外,今年共组织8家企业申报国家高企,目前7家通过省厅评审;积极推进山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汶上分园建设,与山科大协商拟定了合作协议,拟与年内签订;推进汶上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入库企业达到90家。
弥补“短板”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招才引智
为了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汶上县科技局还积极开展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招才引智活动,弥补区域发展之“短板”。
今年以来,汶上县科技局先后到南京激光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大、山农大、中科济宁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拜访院士、专家教授开展技术合作。参加省市组织的创新能力培训班,同时,带领部分企业负责人与山东齐鲁工业大学、中科院计算所济宁分所、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对接,签订人才和技术合作协议11项。积极参与301医院口腔增材技术项目、武汉分子筛项目、激光清洗、鸿诺汽车新材料等科技型项目洽谈对接工作,争取市科技创新投资基金与汶上县合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型创新型项目顺利落户汶上搞好服务。
此外,汶上还高度重视科技兴农和扶贫工作。突出汶上芦花鸡、核桃、设施蔬菜等特色农业,加大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扎实做好科技扶贫工作,新选派10名科技特派员到省定贫困村搞好示范带动,开展科技培训,争取市扶贫资金5万元,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备案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汶上芦花鸡生态养殖星创天地,并获省厅产业提升工程乡村旅游产业项目立项)。备案省级“农科驿站”4家,获得市级财政10万元驿站建设支持。认定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8家,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5家。
打破“瓶颈”
未来重点从调旧育新上下功夫
上述负责人介绍,2018年汶上县科技局将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和部署,着力解决创新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加快政府职能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新技术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继续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围绕三大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科技型创新型骨干企业。每一产业培植2—3家骨干企业,努力打造创新型骨干企业快速扩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竞相发展的格局,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研发投入增长5000万元以上,占比提高到1%。另外,要抓住国家和省市出台鼓励创新政策的大好时机,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完善企业技术研发平台,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优化产业升级。此外,要强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帮助和引导企业树立开放思维,重视和加强技术、人才和项目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缩短技术差距,加快创新进程。计划开展对接洽谈活动15次,签订合作协议10项以上。
二是积极搭建创新服务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实训基地等,引导企业走低成本、集约化、内涵式创新发展道路。帮助新风光电子公司开展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争取认定市级研发中心6家以上。大力培育发展“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宣传“双创”优惠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争取华儒众创空间国家备案。加快推进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现1—2家创新型企业获得支持。探索引进国家省市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汶上建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分支机构,努力打造服务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技术、成果转化平台载体,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完善专利申请和资助鼓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培育知识产权贯标企业1-2家,重视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占领技术领域制高点。推进华力机电公司等企业知识产权贷款资押,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四是做好对上争取和招才引智工作。继续加大省市计划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及时捕捉信息,研究政策,搞好项目培育,强化协调争取,最大限度争取项目和资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和科研人员开展项目和技术对接活动,努力在招引人才和项目上实现新突破。争取新增院士工作站一处,引进博士以上人才5名。(通讯员 赵倩)
下一篇:龙头企业引领邹城产业“调旧育新”
相关新闻
- 助力脱贫 汶上“金鸡”唱响致富歌 (2018-04-17)
- 省科技厅积极发挥孵化器众创空间作用培育发展新动能 (2017-05-19)
- 山东:筑就企业“暖巢” “孵化”新生动能 (2017-05-25)
- 刘为民一行到菏泽调研科技创新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2017-05-31)
- 刘为民厅长到菏泽调研科技创新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