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环境“卫士”汇聚一堂,在这里切磋“医术”。现场座无虚席,政府领导、创投专家、双创精英、莘莘学子、媒体记者、公证人员等500余人到场“观战”,共同见证了这场精彩纷呈的“绿色盛宴”。
让焊接无烟尘、无噪音、无飞溅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焊接技术”,将“镉大米”当季转化成“安全大米”的靶向调理剂,全球第一家用废旧灯管制造纳米节能灯的企业……6家初创企业和12家成长企业作为决赛选手,利用8分钟项目演讲摩拳擦掌,现场亮点频现。
“电源寿命能提高多少”,“目前国内有没有类似的技术”,“明年有怎样的财务预测”,“建议你们增加产品类型”……7位业内知名投资人及行业专家作为评委,在7分钟评委问答环节就项目的市场前景、盈利能力、量产可行性等进行提问并提出真知灼见。
最终,威隼汽车科技(宁波)有限公司和深圳依思普林科技有限公司从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分获初创组和成长组一等奖。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盛延林,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文,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等出席决赛现场并为获奖企业颁奖。
登上当天决赛舞台的参赛者,是从全国28147家报名参赛企业中“冲杀”出来的“绿色卫士”。他们从网络海选,到地区赛的层层“闯关”,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金秋时节喜获“硕果”。他们代表了我国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最高层级的创新水平,也是将前沿技术应用到市场上的环境守护者。
“参赛企业越来越多,项目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大赛影响越来越大”是半决赛评委之一、江苏沿海产业投资基金资产管理人张家乐对本次大赛的评价。作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熟人,张家乐自2012年首届大赛开始以来便一直作为评委参赛,六年来,让他感受最深的是参赛选手令人惊艳的进步与变化。
变化的还有大赛形式。此次行业总决赛历时5天,自10月12日启动以来,高峰论坛、参观考察、公益大讲堂、大企业对接会、创业加油站等活动相继展开,为参赛企业搭建起一个交流技术、分享经验、对接项目的平台,获得参赛选手的一致点赞。
随着本次大赛的完美落幕,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的总决赛相继收官。作为国内规格最高的创新创业赛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吸引着全国的目光,受到普遍关注。本次行业总决赛在我省举办,为集聚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资源,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推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
上一篇:“山东特色”科技创新高地正在崛起
下一篇:为小微企业发展解疑答惑
下一篇:为小微企业发展解疑答惑
相关新闻
- 德州“启航”培植计划全面启动实施 (2017-06-27)
- 德州京津冀鲁资本技术交易大会成功举办 (2017-08-01)
- 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现场晋级活动开幕式在莱芜举行 (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