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际英研究员在报告中对海水鱼不同成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研发应用做了阐述。海水鱼的营养需求研究在日本和欧洲开展较早,我国在海产动物营养研究上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十几年来,在仔稚鱼阶段、养成阶段及亲鱼阶段的营养需求方面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根据相关研究,仔稚鱼培育期间对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n-3PUFA、卵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对牙鲆仔稚鱼营养需求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仔稚鱼对营养的需求,食用鱼粉含量为60%的饲料的牙鲆仔稚鱼生长最快,而饲料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天然稚鱼氨基酸组成相一致这一点十分重要。研究表明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是必需的,此外,脂溶性维生素、卵磷脂的需求也非常重要,能直接影响到仔稚鱼的生长发育。仔稚鱼的强化一般是以轮虫、卤虫为载体,研究表明,脂肪酸型的n-3PUFA对轮虫的强化效果最好,甲酯型的和脂肪酸型的n-3PUFA对卤虫的强化效果均好。
中间育成及养成阶段,给鱼体提供足够水平的蛋白和脂肪尤为重要。以星斑川鲽为例,研究表明,星斑川鲽摄食不同蛋白含量、脂肪含量的饲料,其生长性能、体组成、机体的生理生化指标均会产生不同的反应。饲料中粗蛋白水平为53.56%或脂肪水平达到10.62%时,星斑川鲽幼鱼取得较佳的生长效果,体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均也维持较好的状态。另外,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养成期鱼类生长和代谢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亲鱼期是一个对营养要求极为特殊的阶段。通过采取野生亲鱼和人工养殖亲鱼进行营养成分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野生亲鱼在形体指标、体组成、氨基酸脂肪酸组成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指标上与养殖亲鱼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这些有可能是导致野生苗种和人工苗种在体质条件、生长性能上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对海水鱼不同成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王际英研究员介绍了针对鱼体的不同发育阶段研发出的一系列产品。比如用于轮虫卤虫培养的50DE“多宝”,用于仔稚鱼期的微粒子饲料,养成期使用的颗粒饲料以及亲鱼强化饲料等。与国外饲料比较,它们在增重、悬浮能力、水中稳定性以及诱食性上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并已应用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