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紧紧抓住青岛市“蓝色硅谷”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采取五项措施抓好“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
一是精心编制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蓝色硅谷”核心区发展留足空间。该市聘请国内外规划设计专家,对即墨东部沿海的“蓝色硅谷”核心区内的每一片土地都按照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进行精心规划设计,使该区域的规划设计符合即墨东部所具有的自然秉赋,符合“蓝色硅谷”核心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为“蓝色硅谷”核心区内项目建设留足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加快“蓝色硅谷”核心区内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该市及时主动与青岛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方进行对接,全面掌握项目推进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详细情况。对涉及到的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拆迁补偿等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问题,根据项目要求超前制定和落实具体的解决方案,安排专人,及时跟进,确保项目建设按既定方案顺利推进。
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该市加快启动千名高层次蓝色经济人才引进培养计划,为“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储备人才。超前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筹建办对接,及时通报“蓝色硅谷”核心区的产业规划、发展定位、前景展望、人才需求等情况,使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成后在专业设置上更加适应“蓝色硅谷”核心区项目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创造更适合高层次蓝色经济人才创业和生活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确保人才进的来,留的住。
四是高水平搞好“蓝色硅谷”核心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该市对项目区内的水、电、道路、通讯、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条件超前考虑,满足“蓝色硅谷”核心区内项目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各种需求。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环境面貌的新要求,抓好区内以环境绿化、美化和市容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人与自然、产业与环境高度和谐、生态文明程度极高的科研新城。
五是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保障“蓝色硅谷”核心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创新促进“蓝色硅谷”核心区项目建设和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的体制机制。对青岛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重点项目,分别成立由市级领导挂帅、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协调和推进各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调度,督促各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抓好“蓝色硅谷”核心区内项目涉及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实施。(李荣桓)
一是精心编制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蓝色硅谷”核心区发展留足空间。该市聘请国内外规划设计专家,对即墨东部沿海的“蓝色硅谷”核心区内的每一片土地都按照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进行精心规划设计,使该区域的规划设计符合即墨东部所具有的自然秉赋,符合“蓝色硅谷”核心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为“蓝色硅谷”核心区内项目建设留足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加快“蓝色硅谷”核心区内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该市及时主动与青岛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方进行对接,全面掌握项目推进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详细情况。对涉及到的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拆迁补偿等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问题,根据项目要求超前制定和落实具体的解决方案,安排专人,及时跟进,确保项目建设按既定方案顺利推进。
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该市加快启动千名高层次蓝色经济人才引进培养计划,为“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储备人才。超前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筹建办对接,及时通报“蓝色硅谷”核心区的产业规划、发展定位、前景展望、人才需求等情况,使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成后在专业设置上更加适应“蓝色硅谷”核心区项目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创造更适合高层次蓝色经济人才创业和生活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确保人才进的来,留的住。
四是高水平搞好“蓝色硅谷”核心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该市对项目区内的水、电、道路、通讯、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条件超前考虑,满足“蓝色硅谷”核心区内项目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各种需求。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环境面貌的新要求,抓好区内以环境绿化、美化和市容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人与自然、产业与环境高度和谐、生态文明程度极高的科研新城。
五是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保障“蓝色硅谷”核心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创新促进“蓝色硅谷”核心区项目建设和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的体制机制。对青岛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重点项目,分别成立由市级领导挂帅、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协调和推进各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调度,督促各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抓好“蓝色硅谷”核心区内项目涉及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实施。(李荣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