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一直致力于深入开展星斑川鲽的育苗养殖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2008年该站争取省级星斑川鲽良种场落地日照,该站养殖基地被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其养殖的星斑川鲽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该站申报的星斑川鲽出口备案养殖场和出口活海水鱼中转场已得到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认可。
星斑川鲽,又称珍珠鱼,是一种大型鲆鲽鱼类。星斑川鲽隶属鲽形目、鲽科、星鲽属。其形态特征与牙鲆、石鲽等鲽目的种类极为相似,体扁平,左右不对称,两眼位于头部的右侧,口中等大,各鳍无棘,背鳍和臀鳍均较长,有眼的一侧有色,成鱼无鳔。星斑川鲽肉味鲜美、口感好,比牙鲆含有更多的胶原蛋白,肉质、肉味及口感都好于牙鲆,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经济价值很高。
据业内人士称,“多宝鱼事件”之后,国内急需一个更好的鱼种来填补鲆鲽类养殖的空白,星斑川鲽的的成功育种和产业化开发正好填补了此项空白。星斑川鲽性情温驯,不仅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而且适宜于进行集约化养殖。更可贵的是其适应温度较广,为13~23℃,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进行星斑川鲽的养殖。星斑川鲽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特别是欧洲,在市场上可与鲑鳟鱼类媲美。加之其耐运输、耐冷冻,冷藏后肉质基本不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据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站长滕照军介绍,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联合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2004年在国内率先开始进行“星斑川鲽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的研发,2007年该项目通过了国家海洋局的鉴定,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2008年评为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其承担的山东省良种工程重点项目“星斑川鲽优质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开发”等项目获日照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隶属于日照市水产集团总公司,主要承担海洋资源增殖和海洋资源修复职责,具有海洋鱼类新品种育苗、养殖、新技术研究和工厂化育苗、越冬、养成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全站占地总面积570亩,现建有24000平方米的工厂化养殖车间、5000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50吨饵料冷冻储存库以及供暖、供电、供气及进排水等设施以及360亩的海水养殖池塘。全站现有职工36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名,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是我国北方最早成功进行海水育苗、越冬、养成的重点单位之一。
多年来,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参加了国家、省、市科技兴海项目等几十个课题的实施。该站已引进和开发了犬齿牙鲆、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星斑川鲽、真鲷、美国红鱼、鲈鱼等多个优良品种,并在养成基础上对大部分品种进行了繁育研究,已建成起较成熟的苗种繁育工艺,有比较完备的驯化和繁育设施,并在鱼病防治、饵料加工、放养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海水鱼的养殖、繁育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该站于2009年申报的“星斑川鲽健康苗种繁育与规模养殖技术开发”项目以及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合作的“杂交鲆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取得国家科技部农转资金专项支持,站养殖基地被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认定为无公害产地,其养殖的星斑川鲽取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报的出口备案养殖场和出口活海水鱼中转场已得到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审批,工厂化规模养殖星斑川鲽经山东省检验检疫局和江苏省东省检验检疫局50多个指标严格检测,全部达到输韩标准,三年多来,已出口近100万尾,均顺利通关。该站目前年培育各类优质鱼苗1100余万尾,其中法国进口原种大菱鲆鱼苗300万尾,星斑川鲽鱼苗200万尾,牙鲆鱼苗300万尾,半滑舌鳎鱼苗300万尾,具备承担增殖放流充足和完善的条件。该站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辐射带动了日照市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在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星斑川鲽,又称珍珠鱼,是一种大型鲆鲽鱼类。星斑川鲽隶属鲽形目、鲽科、星鲽属。其形态特征与牙鲆、石鲽等鲽目的种类极为相似,体扁平,左右不对称,两眼位于头部的右侧,口中等大,各鳍无棘,背鳍和臀鳍均较长,有眼的一侧有色,成鱼无鳔。星斑川鲽肉味鲜美、口感好,比牙鲆含有更多的胶原蛋白,肉质、肉味及口感都好于牙鲆,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经济价值很高。
据业内人士称,“多宝鱼事件”之后,国内急需一个更好的鱼种来填补鲆鲽类养殖的空白,星斑川鲽的的成功育种和产业化开发正好填补了此项空白。星斑川鲽性情温驯,不仅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而且适宜于进行集约化养殖。更可贵的是其适应温度较广,为13~23℃,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进行星斑川鲽的养殖。星斑川鲽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特别是欧洲,在市场上可与鲑鳟鱼类媲美。加之其耐运输、耐冷冻,冷藏后肉质基本不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据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站长滕照军介绍,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联合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2004年在国内率先开始进行“星斑川鲽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的研发,2007年该项目通过了国家海洋局的鉴定,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2008年评为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其承担的山东省良种工程重点项目“星斑川鲽优质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开发”等项目获日照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隶属于日照市水产集团总公司,主要承担海洋资源增殖和海洋资源修复职责,具有海洋鱼类新品种育苗、养殖、新技术研究和工厂化育苗、越冬、养成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全站占地总面积570亩,现建有24000平方米的工厂化养殖车间、5000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50吨饵料冷冻储存库以及供暖、供电、供气及进排水等设施以及360亩的海水养殖池塘。全站现有职工36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名,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是我国北方最早成功进行海水育苗、越冬、养成的重点单位之一。
多年来,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参加了国家、省、市科技兴海项目等几十个课题的实施。该站已引进和开发了犬齿牙鲆、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星斑川鲽、真鲷、美国红鱼、鲈鱼等多个优良品种,并在养成基础上对大部分品种进行了繁育研究,已建成起较成熟的苗种繁育工艺,有比较完备的驯化和繁育设施,并在鱼病防治、饵料加工、放养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海水鱼的养殖、繁育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该站于2009年申报的“星斑川鲽健康苗种繁育与规模养殖技术开发”项目以及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合作的“杂交鲆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取得国家科技部农转资金专项支持,站养殖基地被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认定为无公害产地,其养殖的星斑川鲽取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报的出口备案养殖场和出口活海水鱼中转场已得到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审批,工厂化规模养殖星斑川鲽经山东省检验检疫局和江苏省东省检验检疫局50多个指标严格检测,全部达到输韩标准,三年多来,已出口近100万尾,均顺利通关。该站目前年培育各类优质鱼苗1100余万尾,其中法国进口原种大菱鲆鱼苗300万尾,星斑川鲽鱼苗200万尾,牙鲆鱼苗300万尾,半滑舌鳎鱼苗300万尾,具备承担增殖放流充足和完善的条件。该站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辐射带动了日照市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在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