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经济 > 正文

滨州高新区吹响冲锋号

2009-09-22 17:33:43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滨州高新区面对全省高新区进入二次创业的新形势,明确思路,强化措施,奋力追赶全省高新区建设步伐。
    科学编制“一个”规划。高新区作为滨州未来经济发展的特区,树立“规划先行、环境优先、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高起点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原有规划基础上,按照“东拓西进南延北接”的空间布局,优化规划内涵,提升规划档次,形成“两心、三轴、四带、五区”的规划布局结构。
    搭建“两个”平台。一是融资平台。进一步探索发挥高新区开发投资公司作用的新渠道,通过充实资本金、整合有效资源等方式,扩充公司的资产规模,壮大公司实力,增强融资能力。通过金融创新等形式,募集高新区建设资金。二是科技孵化平台。融资9000万元,规划建设研发孵化 7000平方米、中试厂房25000 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园孵化。
    制定“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用三年时间,使高新区成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富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园区,实现财政收入2 亿元目标。第二步:再用三年的时间,把高新区建成观念创新的前沿、体制改革的先导、技术创新的源泉,形成全省一流园区雏形,实现财政收入4 亿元目标。第三步:再用四年时间,使高新区进入全省一流园区行列,自主创新能力、规模经济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财政贡献能力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打造滨州对外开放的著名品牌,实现财政收入8亿元目标。
    突出发展“四大”产业。经过几年发展,高新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 40 家,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机械、生物制药等优势产业。在下步工作中,坚持“引膨并举”,积极鼓励和支持原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扩能增效,膨胀规模,做大做强。同时,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围绕优势产业,引进更多“两高六新”(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新商业模式)企业和“两高一无”(高科技、高效益、无污染)项目到高新区,迅速膨胀高新区经济总量和质量。
    健全“五项”保障措施。一是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县足用好市级经济建设管理权和县级行政管理权,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发展。二是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工程,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四是积极打造城效型现代高效农业。五是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以及“一对一”、“点对点”等十项优质服务制度,打造软环境,保障发展。(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