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我省一项“新型激光显示系统”科研成果通过由中科院院士姚建铨参加的专家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激光显示色彩管理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整形匀光消散斑及色域覆盖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科研项目由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山东华索数码电子有限公司共同承担,项目组历时3年,成功研制了山东省首台“激光投影电视”,并申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6项。
据项目组负责人、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洪君介绍,“新型激光显示系统”主要是以激光器为主,通过光信号的处理,最终形成图像,整个过程省去了传统相关部件间的损耗,节省成本可以达到30%到40%左右。与现有LED、LCD、CRT等显示器相比,“新型激光显示系统”能够反应出人眼能够看到的90%的颜色,远高于LED、LCD、CRT等显示器的30%左右,使用激光作为背光源,充分利用激光波长可选择性和高光谱亮度的特点,可以使显示图像具有更大的色彩表现空间,色饱和度和色纯度比较高,彻底突破了现有显示技术反映人眼所见颜色范围先天不足的缺陷,具有更完美的色彩还原能力。同时,“新型激光显示系统”还采用了高清技术,画面清晰度比较高。
王洪君表示,在公共信息大屏幕、数码影院等大屏幕放映领域,激光全色显示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该技术有望应用于平板电视领域,“激光投影电视”有望走进百姓家庭。(见习记者 李冬阳)
该科研项目由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山东华索数码电子有限公司共同承担,项目组历时3年,成功研制了山东省首台“激光投影电视”,并申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6项。
据项目组负责人、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洪君介绍,“新型激光显示系统”主要是以激光器为主,通过光信号的处理,最终形成图像,整个过程省去了传统相关部件间的损耗,节省成本可以达到30%到40%左右。与现有LED、LCD、CRT等显示器相比,“新型激光显示系统”能够反应出人眼能够看到的90%的颜色,远高于LED、LCD、CRT等显示器的30%左右,使用激光作为背光源,充分利用激光波长可选择性和高光谱亮度的特点,可以使显示图像具有更大的色彩表现空间,色饱和度和色纯度比较高,彻底突破了现有显示技术反映人眼所见颜色范围先天不足的缺陷,具有更完美的色彩还原能力。同时,“新型激光显示系统”还采用了高清技术,画面清晰度比较高。
王洪君表示,在公共信息大屏幕、数码影院等大屏幕放映领域,激光全色显示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该技术有望应用于平板电视领域,“激光投影电视”有望走进百姓家庭。(见习记者 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