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市军休所担负着近百位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服务与管理工作,近年来,该所立足以人为本,坚持务实创新,不断探索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新路子,逐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确保了军休干部政治、生活两个待遇的全面落实。先后被省、青岛市民政部门和胶南市委、市政府等授予荣誉30多项。
“和谐军休家园”创建有声有色
胶南军休所注重提升“和谐军休家园”的政治席位,坚持三措并举抓落实、促进度。一是争取民政局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将“创建和谐军休家园”工作纳入到民政工作的议事日程,通过相关组织网络,保证“创建”工作常讲、勤抓、促进、有效。二是结合实际,制定了“和谐军休家园”创建实施方案,引导大家想和谐、讲和谐、创和谐。在全体工休人员中明确了“创建和谐军休家园”的意义和目标内容,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创建的格局。三是认真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规范军休所各个岗位的工作责任,做到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高效运转,安全有序,从而为促进军休工作上台阶,加快推进“和谐军休家园”创建筑牢了根基。
在“和谐军休家园”创建中办实事
胶南军休所注重用好用足现有政策,积极创新服务保障模式,既有效落实了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又进一步加快了和谐军休家园的创建步伐,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新路子。在住房方面,依据军队住房改革办法,帮助享受住房补贴的军休干部在胶南市区内购买商品房。在医疗保障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引进社会医疗资源,方便军休干部就医。将军休所离退休干部以及无工作直系亲属的医疗全部纳入到了胶南医疗服务中心管理。通过努力,胶南市医疗服务中心还为军队离休干部、团职以上的退休干部发放了《保健优诊证》,持证人可享受看病时不用挂号,根据病情拿药,设家庭病床,每年一次免费查体等待遇。所里负担老干部有急病打120的费用。近年来,该所还为军休干部落实了免费公交乘车卡、水电费一卡通等具体工作。这些做法,为开门办所,创建“和谐军休家园”,改变服务保障措施注入了新的内涵。
在“和谐军休家园”创建中提供优质服务
胶南军休所利用民政部门与双拥、老龄,以及社区工作的密切关系,把军休工作作为军民共建活动和争创“双拥模范城”的重要内容,将其纳入到老龄工作体系之中,积极扩大军休工作影响,提高军休工作地位。同时,还通过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动员社会力量,借助社会资源,为军休干部提供社会化优质服务。每年“八一节”、“春节”都邀请当地领导到军休所慰问,向老干部通报工作情况,倾听老干部呼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军休所邀请医院专家给老干部传授医疗保健知识等,开阔军休干部视野,增加防病、治病和保健知识。胶南市领导经常走访慰问军休干。近年来,胶南市政府先后向军休所赠送了大批生活用品和体育健身器材。市里其他有关部门也争相为军休干部做实事、好事。军休干部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地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晚年生活的更加丰富多彩。胶南军休所被青岛市老龄委表彰为“落实老干部待遇先进单位”。
在“和谐军休家园”创建中实现老有所为
胶南军休所鼓励军休干部在社会各方面发挥作用,为满足军休干部为社会继续做贡献的愿望和要求,胶南军休所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支持帮助老干部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不少老干部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的老干部担任了胶南市“关心下一代协会”理事,经常到学校、工厂、机关作革命传统报告。有老干部在老年体协工作,组织老年人参加体育赛事。有的老干部免费为群众治病;有的老干部不间断地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弘扬社会主旋律,鞭笞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还有众多的老干部义务参加军休所的服务管理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
开展益智活动为和谐军休家园创建注力
文化体育活动是老干部陶冶情操,创建文明、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胶南军休所年年有计划,月月有安排,事事有人管。除定期组织老干部开展门球、钓鱼、棋牌、读书阅报等活动外,还经常组织他们参加有关社区和市老年体协组织的体育赛事,参观浏览风景名胜区和胶南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果,他们还经常组织老干部参加有关征文活动,近几年,所里先后有10余位老干部的征文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健康向上、情趣高雅的文化体育活动既丰富了老干部们的休养生活,又陶冶了他们的道德情操。(记者 崔启昌 通讯员 朱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