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嫂,淘米的水你家是怎么处理的?”“婶子,你家换上节能灯了没?”在大码头乡,类似这些问题成了街坊邻居们见面相互问候的热门话题。伴随着清洁能源、健康环保理念走进千家万户,广饶县大码头乡农民已在不知不觉间过起了“低碳生活”
“追绿”,美化庭院。随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大码头乡从绿化美化农村环境出发,不断发动群众参与到栽花植树、美化家园为主要内容的“追绿”家庭活动中。码二村的王福林酷爱花草,从事花卉苗木种植已有多年,走进他家,入眼便是满院的翠绿,错落有致的花木,处处呈现出一派“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现代庭院景象。新立村徐尊利家的庭院去年仅果树就收入5000多元。“追绿”家庭活动不仅美化了庭院,还成为农民们增收的新路子。
“节能”,降低消耗。“以前家里用的是一个100瓦和4个60瓦的电灯泡,容易坏不说,还伤眼睛。春节前,我全换上了25瓦的节能灯。不仅屋里亮堂多了,算下来一个月还至少节省几十块钱的电费呢!”丁家村的丁立进感慨地说。据了解,在大码头乡,21个村里安装的全是节能路灯,全乡90%以上的农户全都用上了节能灯。
“从地里干完活回来,打开水龙头就有热水用,洗澡自不必说,洗衣、做饭都能用上热水,而且不用烧柴禾不费电。”说起太阳能热水器带来的好处,村民王长征赞不绝口。该乡驻地从事太阳能销售安装的张经理介绍,今年以来,他卖出热水器200多台,其中70%是乡镇村民所购。
“减排”,变废为宝。随着新农村建设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码头农民相中了沼气池这一“绿色能源”。在常徐村养殖户徐增亮家,沼气池与猪圈、厕所相连,打开专用的沼气灶,蓝色的火焰发着呼呼的声音直往上窜,徐增亮感慨的说:“用沼气可比用液化气省钱,也比用柴草环保,沼气用来做饭、取暖、照明,沼渣还能做肥料,可谓是一举多得了。”(王同杰 王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