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人物:景新海,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评审专家,并先后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劳动模范、中国软件20年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0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济南市科技最高奖。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1年,景新海创建中创软件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至今。作为技术带头人,带领中创软件研发团队实现了国产中间件技术创新突破,前瞻性地提出了“软总线+软构件”的技术思想,研发的Infor系列中间件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得到成功应用,为中国实现在基础软件领域的突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作为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联合组织全国主要中间件研发力量,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标准制订,制订国产中间件标准体系,实现核心技术创新,技术成果入选国家“十一五”科技成就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
今年上半年,由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国产中间件参考实现及平台”和“集成化中间件套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两大子课题相继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对此,中创软件董事长兼总裁景新海提出,“核高基”两大子课题的完成,以及基于相关科研成果推出的系列中间件产品,形成了广泛、强大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提升了相关业务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度,能够保证我国关键业务系统的安全可控。
据中创软件副董事长程建平女士介绍,这一成就的背后,公司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包括这支不可或缺的科技研发创新团队——济南市中间件基础软件创新团队,这一团队已经成功入选“济南市第二批优秀创新团队”。
国产中间件:事关国家信息化与信息安全
“国产中间件被看做是中国软件的水和空气,不可或缺。”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如此形容国产中间件的重要地位。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重心主要定位在应用软件领域,基础软件市场多数被国外厂商垄断。作为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并列的三大基础软件之一,中间件一直是国际信息产业竞争的焦点。
“所谓中间件,是一类连接软件组件和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它包括一组服务,以便于运行在一台或多台机器上的多个软件通过网络进行交互。该技术所提供的互操作性,推动了一致分布式体系架构的演进。该架构通常用于支持分布式应用程序并简化其复杂度,它包括web服务器、事务监控器和消息队列软件。”中创软件副总工程师刘耀解释说。
景新海认为,作为一个大国,如果只有应用软件,没有基础软件,在信息安全方面就不可能做到自主、可控,国家的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法得到可靠的保障。
自2009年以来,国家加速启动了“核高基”(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领域)重大科技专项。据记者了解,“核高基”是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与大型飞机、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并列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据悉,该项目将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入40亿元资金来支持,并将持续15年,以期引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国家级战略项目,其将推动软件产业加速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基础软件依赖国外的局面。
作为“核高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软件中间件专项名字为“网络应用服务中间件”项目,本文开头的两个项目,均为这一项目的子课题。“网络应用服务中间件”项目由景新海领导的中创软件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北大、北航、国防科大、中科院软件所、南京大学、西安交大及多家国内中间件厂商,承担着核心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等任务。
据介绍,“核高基”重大专项“网络应用服务中间件”项目,将融合国际先进主流技术标准和中国信息化需求特点,制订国产中间件标准体系,力争在中间件“微内核”技术方面实现突破。采用“微内核”中间件,基于标准化的定制服务,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构建速度,提升信息系统的高可靠性、高性能和高安全性。打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标准化与通用构件的应用,使建设摩天大楼成为可能;而基于“微内核”的应用也将提升构建全国性甚至全球性大型应用系统的速度与性能。
近年来,信息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且呈现增长趋势,对计算网络的系统、数据安全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创软件已经独家发布了国内首款云计算中间件、物联网中间件,以安全为建设核心,面向云计算中心、物联网传输特别提供各种安全防护服务,保证业务和数据应用的安全可靠。同时,中创软件还参与成立了国产安全可控基础和应用软硬件产业联盟,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信息化和信息安全。
打造物联网应用共性支撑技术平台
中创软件副董事长程建平说:“在济南市优秀创新团队四年建设期间,我们将累计投入2150万元以上的研发资金,针对软件中间件的平台化、领域化、泛在化的发展趋势,突破一批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应用中间件产品,形成物联网应用的共性支撑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面向重点行业的领域框架,实现在该领域国内领先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争取承担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和物联网专项以及网络安全专项等项目。”
对此,市创新办副主任陈启璋回应说:“希望中创软件能够在中间件软件开发和市场应用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引领我国中间件软件研发,并能够在国际上占领一席之地。”同时,他还表示,希望中创软件能够积极响应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以一流的科研成果提升“济南软件名城”的含金量,充实济南市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为济南市的发展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据程建平介绍,创新团队以“核高基”项目技术研发为基础,通过“集成化中间件套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子课题的科研攻关,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中间件集成化套件产品InforSuite。其内容涵盖了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开发平台、管理平台、运行平台和服务平台,并且以企业服务总线为核心,可裁剪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流程集成、服务集成等中间件产品。目前,该套件产品在金融、税务、交通、政务、电力、国防及安全等领域形成几十个典型案例。将来,将面向物联网,在面向智能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数字城管、智慧物流等重点行业建立一批示范应用,实现产业化推广,4年内累计带动实现2亿元以上销售收入。
在技术研发途径上上,中创软件创新团队将坚持走“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之路,融合汇聚相关技术创新力量和创新成果,积极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结合中国信息化需求特点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依托中创软件公司的山东省网络应用中间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网络中间件企业重点实验室等,进一步拓展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链,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单位、应用单位的产学研合作。
在技术研发目标上,创新团队将紧抓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面向我国大型物联网应用需求,基于国家“核高基”课题成果,对普适计算中间件、EPC中间件、WSN中间件、面向开放互联的OSGi中间件、复杂事件处理中间件深入剖析和研究,研发物联网应用中间件及支撑平台。争取实现包括实时海量感知信息处理技术、异构传输技术、感知设备无缝集成技术、感知设备统一监管技术、信息多源异构技术、高集成平台转化技术等物联网应用关键技术的突破。并进一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以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取得的面向互联网应用的中间件基础平台为基础,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物联网应用的中间件产品,支持各类物联网应用的快速构建与开,形成能够支撑各行业物联网应用的共性支撑平台。
程建平表示:“我们的目标是4年内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项目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同时,将引进海外技术人才2人,博士后工作站入站博士2人,引进外部专家8人,培育出一支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的队伍。在创建市级创新团队的基础上,争取尽快成为省级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