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人物 > 正文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守护神——记济南市绿色农药工程及应用技术创新团队

2012-08-22 01:18:47   作者:记者 郭跃军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领军人物:李德军,山东东方农药科技实业公司董事长,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第三届山东省优秀工程师。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现兼任山东农药学会理事长,中国农药学会理事,山东农药行业技术中心主任,山东省化学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山东省化学农药及中间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站长等。先后承担了六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一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两项国家农业转化基金项目,六项国家重点新产品,一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为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负责人,所完成的成果技术转化率100%。曾于1995、1997年两次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科研成果“氨氰法百草枯生产工艺”的开发,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公司,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2010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农药,看到这个词汇,记者首先想起的是一瓶瓶带着骷髅头案警示标志的药液,然后就是那铺天盖地的因农药残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报道。
    山东东方农药科技实业公司董事长李德军更是直言,就是在自己的亲朋好友之间也有开玩笑似的偏见:“德军,你干了近30年的农药,制了这么多年的‘毒’,简直是一身的‘毒气’了啊。”
    说到这个轻松的笑话时,李德军和他带领的济南市绿色农药工程及应用技术创新团队各成员都没有笑出来——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他们的工作,自然也难以被人理解。尽管,他们的科研重心就是为了解决农药“毒患”。


为了农药不再“药人” 

 
    百度百科上给“绿色农药”的定义是:对人类健康安全无害、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并通过绿色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农药。同时还指出,这种农药多由从生物体内提取的有效物质、活性物质组成,或是生物源的合成农药。
    李德军给大家的解释更专业,也更直观:“大家知道,人是没有翅膀的,我们生产的一种农药,其作用就是在害虫的翅膀要长出来时,通过生长抑制剂使它不能长翅,这样就从生长环节上解决了病虫害,而这种药对人体则是无害的。还有一种,可以抑制害虫蜕皮,在害虫蜕皮的时候,使用这种农药,它不能蜕皮,也就无法生长。绿色农药,主要是通过类似的方式解决农作物的虫害问题。”
    “另外,我们还着重研究各种农药用于不同的农作物时,在不同时期残留于根茎叶果的具体含量。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确定每种农药的喷洒、滴管等不同用法,还有使用时间,以尽可能减少农药残留,确保食品安全。”李德军不停地对大家做科普宣传,想让大家了解“绿色农药”它究竟“绿”在哪里。
    近年来,济南市绿色农药工程及应用技术创新团队主要针对绿色农药新品种的研发、农药工程化技术开发、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环保剂型与应用技术等绿色农药关键环节做了深入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化合物23个,有4个列入省市创新计划;成功开发了超高效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光活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S-氰戊菊酯、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等绿色农药新品种50多个;取得氨氰法百草枯生产新工艺等100余项重要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有50余项获得科技成果奖,6项产品被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此外,还成功开发出具有促进生长、杀虫防病多种作用的微生物药肥。更为难得的是,已经有80%的成果在企业得到实施,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李德军经过连续6年的攻关研发成功的“氨氰法百草枯清洁生产新工艺”,其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公司,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公司的长期垄断。这一项目在济南绿霸等企业成功实施后,产品价格由12.6万元/吨下降为5.5万元/吨,降幅超过50%,技术转化企业年销售收入20亿元,年增加效益1.8亿元。仅我国农民在这一农药品种的使用上,每年可节约的费用即达21亿元,而由此防治草害挽回的粮食损失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更为巨大。
    绿色农药工程及应用技术创新团队研发的绿色农药,既给生产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上世纪90年代,全球农药中毒事件高达300万次/年,其中近22万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施入土中的农药,随着雨水和灌溉径流渗入地下,污染了水源;农药的残留物质还长期滞留在土壤中,污染土壤,其代谢产物亦会使人致病。况且,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使害虫的天敌遭受劫难,从而导致一种恶性循环。“绿色农药”创新团队,致力于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绿色”研究,只为消减农作物病虫草害,使得农药不再“药人”,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都甚是“友好”。


绿色农药”的高科技 


   “大家都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这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评审时大家就对您有一定的倾向,把‘济南市优秀创新团队’授予你们,就是希望你们研发出更绿色的农药来。”济南市创新办副主任陈启璋在听取李德军科研工作汇报时忍不住插了句。
   “大家提起农药,似乎是下里巴人的事。其实,农药的技术含量不比医药低,农药所影响的面更广,可以说农药是面对全人类的,而医药往往只是针对病人。如果把农药全部变成绿色的,还可以至少解决一半的医药问题。”李德军说,就是在农药前面加上“绿色”两字,大家也还是有一定的偏见,但是,“绿色农药”的确已成为不折不扣的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济南市绿色农药工程及应用技术创新团队正在承担的一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及共性中间体的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开发”,这是总经费达7.7亿元的“绿色生态农药的研发和产业化”中的一个子课题,李德军董事长为课题负责人。
除领军人物李德军外,济南市绿色农药工程及应用技术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还有:吕龙,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旭坤,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副所长;陈强,山东东方农药科技实业公司总工程师。另外,作为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的山东东方农药科技实业公司总经理左伯军和技术部主任庄占兴,都是老博士了。
    济南市绿色农药工程及应用技术创新团队的依托单位山东东方农药科技实业公司,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定点的农药生产企业,拥有原值3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该公司技术研发专业技术人员有82人,其中有博士生5人,硕士生19人,研究员13人,高级工程师23人。还和中化化工科技研究总院、沈阳化工研究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红太阳集团、浙江新安、山东大成农药等一百多家科研机构、农药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据李德军董事长介绍,仅济南市,就拥有商河、平阴等五个产粮大县,常规年份粮蔬种植面积达到930万亩,其中粮食700万亩、蔬菜145万亩、水果40万亩。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仅通过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就减少了粮食损失70多万吨。目前,济南市定点农药生产企业达33家。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药技术创新必不可少。
    “其实,一些发达国家的农药使用量也很大,甚至可以说比我国使用的还要多。只不过是他们在生产、使用各环节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农药残留问题也就不那么严重。”李德军董事长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现在更需要加大“绿色农药”的研发和生产,还要做好科学宣传普及工作——“比如说,我们研制的新一代烟碱类杀虫剂,如果掌握不好使用时间和使用量,效果可能就难尽人意。”
    “在创新团队建设期内,我们将依据国家对农药发展的要求,结合现有农药企业发展现状,不断调整科研方向,整合优势力量,针对农药行业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产业化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开发高效、低毒、高安全的绿色农药新产品,并制订相应的技术标准。”做了近三十年农药研发的李德军董事长,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我们团队将在‘十二五’期间开发绿色农药新品种6个,完成5项工程化、清洁化新技术在山东省内的应用,完成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两项,实现装置能力10万吨,产值40亿元;研制环保制剂品种100~220个,为我省我市的农药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技术储备,形成代表性科研成果8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另外,我们将以创新团队的建设为平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28名,其中博士10名,硕士18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我们的目标是:一片蓝天、一湾碧水、洁净的蔬菜、安全的食品!”社会责任,是李德军在不到两小时的讲述中频频提及的关键词汇。在采访结束的时候,他又一次提醒记者们:“我们有一个免费咨询热线,400-099-0766,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农药中毒事件,可以打这个电话咨询解救办法。希望您们能够多加宣传,让大家都知道。”据了解,目前,维持这个热线每年的费用高达12万元,但李德军董事长和他带领的济南市优秀创新团队一直坚持着,坚持做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