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沿——
我国首座铅基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达临界
《中国科学报》报道:12月23日,我国首座铅基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启明星Ⅱ号”首次实现临界,据悉,该装置建成后,可以用来开展多系列的ADS反应堆物理静态与动态参数测量实验、堆靶耦合特性实验和反应性监督测量实验,这是我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研究完成的又一个重大节点,标志着我国在核反应堆新一代零功率装置研发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证据表明中国最早发明利用蚕丝
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龚德才教授研究团队近期在河南贾湖两处墓葬的人体遗骸腹部土壤样品中,检测到蚕丝蛋白残留物,根据遗址中发现的编织工具和骨针分析,8500年前当地居民可能已经有意识地使用蚕丝纤维制作丝绸。此举将中国丝绸出现的考古学证据提前了近4000年,证实了中国是首个发明和利用蚕丝的国家。
——环 球——
俄用“基因剪刀”找到抵御特定白血病病毒的抗体
新华社报道:研究发现,人体内本该攻击某些病毒的T细胞表面存在能给病毒“带路”并引发感染的受体。为堵住这一“内应通道”,俄罗斯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术,为T细胞找到了抵御某种特定逆转录病毒的新抗体。这种方法或有助于治疗白血病、艾滋病相关药物的研发。
人类干细胞培育出3D微型大脑
《科技日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借助人类干细胞培育出一个3D微型大脑,并发现其在结构和功能上比目前广泛使用的2D模型更为接近真正的大脑。新模型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大脑发育,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科 普——
银杏虽好看,白果却不能多吃
《人民日报》报道:近日,一名2岁女童在食用了20多粒白果后中毒,经医院奋力抢救后才脱险。那么,白果究竟可否食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白果含淀粉、蛋白质、脂肪、蔗糖、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由于白果含有白果醇、白果酚和白果酸,故也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但和很多果仁一样,白果中也含有氰甙等有毒成分,氰甙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氢氰酸,这是一种有剧毒且致命的物质。因此,一次食用大量银杏果可导致中毒,生食者尤其最易中毒。
怀孕生娃确会改变母亲大脑结构
《科技日报》报道:“孕傻”竟有了科学证据!科学家对初次生育的母亲们进行研究后发现,怀孕会在至少两年内导致大脑的结构性改变。这些改变发生在与社会认知有关的区域以及母亲对其婴儿的图像作出反应的区域,其还能预测母亲对孩子的依恋程度。
(记者 张颖辉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