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沿——
我国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有望开通
《人民日报》报道:2017年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条全自动运行系统(简称“FAO”,俗称“无人驾驶”)线路——北京地铁燕房线将正式开通试运营。一辆无人驾驶的列车安全、平稳地停靠在地铁站,搭载乘客快速、可靠地驶向下一个车站,这幅无人驾驶画面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据了解,这条全自动运行系统线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无需人工介入,即可实现列车一系列自动操作,如发车、上下坡行驶、到站精准停车、开闭车门、洗车、休眠等。
临近空间载人飞行器明年放飞
新华社报道:光启集团近日在海口宣布,其研发的临近空间载人旅行飞行器“旅行者”号载人版已完成总体方案设计,载人舱进入总装阶段,计划今年底前完成载人舱各项测试,有望在明年实现放飞测试。“旅行者”号载人版包括浮空系统、密封载人舱系统、应急救生系统等,具有高安全性和舒适性,可乘坐6人,飞行高度可达20至24公里。“旅行者”号载人版已完成总体方案设计、载人舱加工、降落伞加工,目前正在进行载人舱设备总装、联调联试、模飞测试。
——环 球——
无人驾驶公交车在芬兰上路
新华社报道:最近,一队小型无人驾驶公交车正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南部的一段普通公路上试运行。这辆公交车虽然没有司机,但配有一名乘务员,必要时乘务员可以开启手动转向装置,规避意外危险。这种小型公交车内部空间有限,只有6个座位,另外还可站6个人,没有驾驶舱。虽然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但测试期间时速只有11公里。在有侧方超车时,乘客能够明显感觉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自动减速。乘务员解释说,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激光传感器能够探测到有物体靠近,但无法辨别是车辆还是行人,自动减速是一种“本能”反应。
——科 普——
能喝多少咖啡由基因决定
新华社报道:为什么一些人一天能喝好几杯咖啡,一些人喝一杯就受不了?英国《科学报告》杂志刊登的研究显示,基因决定着人们对咖啡的需求。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和意大利以及荷兰的同行先调查了意大利人基因和喝咖啡的情况,其中370人来自意大利南部的1个村庄,另有843人来自意大利东北部的6个村庄。结果显示喝咖啡的量与一个名为PDSS2的基因相关。这个基因发生DNA(脱氧核糖核酸)变异的人与其他人相比,平均每天要少喝约1杯咖啡。研究人员分析说,这一特定基因的变化可能会抑制细胞分解咖啡因的能力,导致咖啡因在体内停留时间更长。携带变异基因的人对咖啡因的耐受能力较差,能喝的咖啡也较少。
(实习生 栾兴业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