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21日,以“工业4.0”牵手“中国制造2025”为主题的中国智能制造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智能产业创新创业大会在济南举行。作为在中国举办的全球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规格和水平最高、影响和范围最广的顶级会议,此次论坛的成功举行,为济南乃至山东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本次论坛以“工业4.0”牵手“中国制造2025”为主题。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专家及企业精英共发布12场精彩报告,为济南智能制造带来全新的理念和视角。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宏鑫分别在会上做主题报告,从宏观趋势到前沿技术,详尽阐述了跨界渗透和跨界创新所诞生的智能制造。
李德毅认为,机器人产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移动机器人试验已经有了长足发展,部分技术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新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形成历史性的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此外,会议举行的“中国智能产业创新创业大会”吸引了41个创业团队路演,最终表现优异的三类共18个项目获奖,获得专家导师、股权投资、创业苗圃等重点辅导及资金支持。
期间,参会外企参观了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并与济南企业对接交流。10余家济南企业与德国企业、大学等达成合作意向,山东神州科源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山东金现代有限公司3家企业与德国Schulz公司、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德国Membion公司分别在智能粮储、工业4.0实验室、污水处理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意向书。另外,山东之琳智能科技公司、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分别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等诸多国外智能制造专业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合作领域涉及智能粮储、工业4.0实验室、污水处理等多个方面。
此次论坛为济南各界从全球视野看智能制造提供了契机。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表示,智能制造是“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济南要顺应全球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总体规划实施的大好机遇,紧密地结合济南实际,深度开展国际合作,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发展,从中寻找济南融入国家和世界大的发展格局和发展趋势当中,在智能制造领域赢得先机。
不少参会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当前济南智能制造处于加速发展的风口浪尖,此次论坛专家报告层次高、视角新,对企业转型升级很有启迪意义。(记者 郭春雨)
本次论坛以“工业4.0”牵手“中国制造2025”为主题。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专家及企业精英共发布12场精彩报告,为济南智能制造带来全新的理念和视角。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宏鑫分别在会上做主题报告,从宏观趋势到前沿技术,详尽阐述了跨界渗透和跨界创新所诞生的智能制造。
李德毅认为,机器人产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移动机器人试验已经有了长足发展,部分技术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新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形成历史性的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此外,会议举行的“中国智能产业创新创业大会”吸引了41个创业团队路演,最终表现优异的三类共18个项目获奖,获得专家导师、股权投资、创业苗圃等重点辅导及资金支持。
期间,参会外企参观了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并与济南企业对接交流。10余家济南企业与德国企业、大学等达成合作意向,山东神州科源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山东金现代有限公司3家企业与德国Schulz公司、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德国Membion公司分别在智能粮储、工业4.0实验室、污水处理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意向书。另外,山东之琳智能科技公司、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分别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等诸多国外智能制造专业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合作领域涉及智能粮储、工业4.0实验室、污水处理等多个方面。
此次论坛为济南各界从全球视野看智能制造提供了契机。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表示,智能制造是“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济南要顺应全球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总体规划实施的大好机遇,紧密地结合济南实际,深度开展国际合作,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发展,从中寻找济南融入国家和世界大的发展格局和发展趋势当中,在智能制造领域赢得先机。
不少参会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当前济南智能制造处于加速发展的风口浪尖,此次论坛专家报告层次高、视角新,对企业转型升级很有启迪意义。(记者 郭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