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春雨 秦昊)以“创新、创业、创客,跨国、跨界、跨越”为主题的第二届青岛国际技术转移大会暨阿斯图俄方高校科技产业峰会于10月13日至16日在青岛市举行。
本届大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简称“阿斯图”)主办,阿斯图和6个国家的30余家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以及驻青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和在孵企业、技术中介机构等共约500人参加。大会通过论坛研讨、推介竞秀、项目对接、展览展示等形式,共同研讨国际技术转移的先进理念、成熟模式和经验做法,推动国内外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国际创新合作与跨国技术对接。
据了解,阿斯图涵盖航天、航空、能源、海洋工程等顶尖研究领域,汇集了中俄两国精英工科高校,其中中方15所、俄方14所,中方牵头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俄方牵头单位是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2013年,阿斯图总部宣布正式落户青岛蓝色硅谷,并为中俄之间一系列的科技合作活动拉开序幕。
大会组织了5个主题演讲,来自德国工业生物技术集群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曼弗雷德·基尔舍博士,英国牛津大学科技创新亚洲总裁大卫·巴瑟斯博士,俄罗斯的科尔舒诺·亚历山大教授,原科技部驻独联体国家参赞李长华先生,以色列SIT系统性创新思维公司全球创新副总裁德玛尔·切劳奇女士分别作了题为“推动全球生物经济需求的国际技术转移”、“牛津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介绍”、“俄联邦区域创新活动(以乌德穆尔特为例)”、“中俄(及独联体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创新解码—系统创新思维”的主题演讲。
此外,大会期间还举行了科技成果拍卖和国际技术转移专场对接会,通过成果拍卖、专场推介和集中展示等方式推进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俄双方提供了高新产业项目近80项,涉及环境保护、雷达无线电、新型材料,卫星遥感技术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青岛市抓住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双试点”的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了“立足青岛、服务山东、面向全国、链接世界”的青岛技术交易市场,构建了“政府、行业、机构、经纪人”四位一体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营造了活跃的技术交易氛围,全市技术交易发展呈现良好势头。2014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60.5亿元,同比增长70.9%。
本届大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简称“阿斯图”)主办,阿斯图和6个国家的30余家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以及驻青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和在孵企业、技术中介机构等共约500人参加。大会通过论坛研讨、推介竞秀、项目对接、展览展示等形式,共同研讨国际技术转移的先进理念、成熟模式和经验做法,推动国内外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国际创新合作与跨国技术对接。
据了解,阿斯图涵盖航天、航空、能源、海洋工程等顶尖研究领域,汇集了中俄两国精英工科高校,其中中方15所、俄方14所,中方牵头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俄方牵头单位是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2013年,阿斯图总部宣布正式落户青岛蓝色硅谷,并为中俄之间一系列的科技合作活动拉开序幕。
大会组织了5个主题演讲,来自德国工业生物技术集群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曼弗雷德·基尔舍博士,英国牛津大学科技创新亚洲总裁大卫·巴瑟斯博士,俄罗斯的科尔舒诺·亚历山大教授,原科技部驻独联体国家参赞李长华先生,以色列SIT系统性创新思维公司全球创新副总裁德玛尔·切劳奇女士分别作了题为“推动全球生物经济需求的国际技术转移”、“牛津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介绍”、“俄联邦区域创新活动(以乌德穆尔特为例)”、“中俄(及独联体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创新解码—系统创新思维”的主题演讲。
此外,大会期间还举行了科技成果拍卖和国际技术转移专场对接会,通过成果拍卖、专场推介和集中展示等方式推进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俄双方提供了高新产业项目近80项,涉及环境保护、雷达无线电、新型材料,卫星遥感技术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青岛市抓住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双试点”的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了“立足青岛、服务山东、面向全国、链接世界”的青岛技术交易市场,构建了“政府、行业、机构、经纪人”四位一体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营造了活跃的技术交易氛围,全市技术交易发展呈现良好势头。2014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60.5亿元,同比增长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