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周村:招贤引智打造人才高地

2015-07-29 17:47:49   作者:董学宏 孙德志 胡新广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
0

    “对引进到周村的高层次人才,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到2020年选拔20个左右的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进行重点培育,给予团队20-5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实施科技创新补贴计划、举办对周村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评选活动……”
    今年4月,淄博市周村区委、区政府出台了高“含金量”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人才强区”建设作出了系统安排部署。
    “吕剑博士是公司重点引进的外聘专家,他对公司科技研发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也让公司体会到了人才的力量。”华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由吕剑带领华安技术人员研发的“HFCS气相氟化催化剂制备及其工业应用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技术成果转化后建成了我国首套、世界第二套四氯乙烯法五氟乙烷生产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近年来,周村区通过奖励、补贴、评选、培养等方式,引进外来精英,培育本地人才,进一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为加快周村老工业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早在2011年,周村区便出台了《周村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每年将财政收入的千分之四作为人才工作专项提取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2015年年初,区财政专门拿出381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人才工程支出。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为来周村工作的专家每年安排健康体检、休养考察等活动,并将专家列入区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名单,同时,协助他们申请国家级及省、市级人才项目,进一步提高企业和人才的科研工作水平。截至2014年底,全区人才总量已达37912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730人,高层次人才108人。
    除了积极从外地招贤引智,周村区在培养本地人才上也是不遗余力。通过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周村区首席技师和技术能手”评选、“企业人才工作服务团”推进计划等创新举措,营造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动人氛围。2011年以来,通过选派优秀人才赴新加坡管理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培训,选派机关干部挂职锻炼和包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紧缺人才和大学生村官进行“导师制”培养等多种形式,为本地党政人才成长提供了多渠道成长锻炼机会。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论坛、校企联合办学等形式,全面推进青年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共培训人才13500余人次。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只有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搭建良好的平台,才能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来周村区工作。目前全区已建有国家级平台载体1家、省级平台载体39家、市级平台载体85家、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事业站上新起点。“我们将充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良好氛围,进一步抓好人才队伍梯次建设,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为加快周村老工业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周村区委书记韩昆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