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河东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项目建设和自主创新为抓手,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平稳快速发展。1-5月份,全区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32亿元,同比增长9.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0.0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21个百分点,比重较年初增加了0.4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不断提升,成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
一是扩大科技项目培植与申报。立足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等全区高新技术重点行业,组织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省攻关、市重点创新项目等各类科技项目30余项,争取上级竞争性资金100多万元,其中宏艺科技《农作物秸杆为基质复合水泥生料催化剂研究》获省科技攻关计划15万元资金扶持,三丰化工《年产6000吨烷基酚抗氧剂》获国家创新基金60万元无偿资金。
二是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扩规模、上档次。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龙头作用,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产能,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天一液压投资2亿元建设了占地100余亩的液压油缸新生产线,宏艺科技投资1亿元建设了年产10万吨液体无氯型复合水泥助磨剂生产线,华太电池投资2亿元新上了2条纽扣电池生产线,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提升和规模膨胀。
三是提升企业科研技术水平。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山东宏艺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新的技术研发中心,华太电池投资建设的企业技术研发大厦已经动工,目前全区已建立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全区50%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研发了液压油缸、水泥助磨剂、抗氧剂等一批自主创新产品。
四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今年共组织申报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4项,《低环境负荷水泥制备技术》、《数控液压活塞杆镗铣床》等5个自主创新科技项目顺利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项目成果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并顺利实现产业化,有力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先进技术支撑。
五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帮助同德有机蔬菜、赛博特食品同华南农业大学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在蔬菜低温脱水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有机蔬菜种植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合作。组织全区59家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赴中山大学进行了培训,并对广东省部分知名企业进行了考察,学习了经济发达地区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张竣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