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滨州市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成效显著

2009-07-19 19:08:27   作者:本站   来源:创新周刊   点击:
0

   自1998年滨州市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以来,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三次修改完善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建立了一套集责任目标、责任范围、责任方式于一体的考核办法。近日,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组织的科技进步考核组在对县区考核中发现,各县区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地方领导更加重视科技工作,在增加科技投入和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全市科技事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进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每年召开专题研究科技工作的会议和听取科技工作汇报均在4次以上,有效地解决了科技进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无棣县委召开2次常委会,县政府召开3次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科技特派员工作,解决县选科技特派员待遇和考核奖惩机制等问题。各县区都能够认真贯彻实施本县区科技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完善各自的科技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如滨城区委、区政府把培植骨干企业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制定了《中共滨城区委、滨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培植骨干企业壮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全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从支持融资、重奖研发等方面加大对骨干企业的培植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各县区都能认真做好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工作,全市有87个乡镇(街道)通过了2008年度滨州市乡镇(街)科技创新工作考核。
    ——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各县区都能够按照要求落实各类科学技术支出,县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决算支出的比例均达到1.3%以上,滨城区、无棣县、邹平县超过1.5%,其中滨城区达到1.85%。2008年,县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共9282.1万元,比2007年增加了1641.36万元。政府科技投入的大幅增加,有效地带动了社会资金投入科技活动。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07%,科技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以上,滨化集团、西王集团等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2008年,各县区(含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95.3亿元,同比增长25.65%,产业规模优势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制造、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先进机械制造等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滨城区、博兴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达到40%以上。邹平县、滨城区、博兴县、阳信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15%。2007—2008年,市级民营科技企业新增93家,其中邹平县、滨城区占新增总数的70%以上。2008年,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2532.45亿元,同比增长22.26%。阳信县、博兴县、滨城区、邹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高出全市平均水平。
    ——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各县区均建立了知识产权局,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所四到位,标志着县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执法等工作不断创新并有新的进展。博兴县仅2008年就成功调解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6起,切实保护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全市专利申请量增长明显,2007年、2008年专利申请量增长率分别为46.9%、46.57%。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2008年,县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13.23万人,博兴县、邹平县、滨城区万人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超过30人。2007—2008年,县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副高职称或硕士学历以上人员)569人,无棣县、邹平县、滨城区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人以上。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县区均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见》(滨发〔2007〕27号)开展了科技特派工作, 并逐步探索形成了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科技服务团、产业协会和无偿服务等5种服务“三农”的有效模式。无棣县、滨城区、沾化县党委政府在成立领导组织机构的同时还出台了关于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文件。2007—2008年,县区选派科技特派员共计318名,实施科技项目41个,深入各农村企业,充分发挥了示范、培育、带动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无棣县、滨城区、阳信县、惠民县均有科技特派员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商务部国际交流中心、科技部农村中心授予“UNDP项目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