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一场产业“平台革命”在这里上演——写在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开建之际

2012-07-10 17:48:24   作者:记者 王晖晖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做规划,联系单位设计图纸,确定建设单位……”自5月19日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揭牌以来,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树仁和他的公司在寿光滨海(羊口)经济开发区广阔的盐碱滩涂上忙得不亦乐乎。记者近日来到公司就孵化基地建设进行采访,在和记者谈话的不长时间里,杨树仁的电话铃声几次响起,电话的内容大多与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工程建设有关。
      作为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技术依托和承建单位,默锐科技公司深知基地将来的重要性以及上级领导的殷切期望。“基地集研发办公、技能培训、专业咨询、工程输出、公共服务于一体,着力打造集约化、工厂式、循环型的绿色盐业新模式,对卤水产业升级转型起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卤水高值化综合利用做出挑战性贡献。”工地现场,面对着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建设规划图,杨树仁董事长对基地将来要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寄予厚望。  


资源加政策优势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落户寿光


    今年5月19日,在潍坊科技学院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万立骏共同为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揭牌。杨树仁在现场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缘何要在寿光建立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杨树仁告诉记者,这首先得益于当地丰富的卤水资源优势。莱州湾南岸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卤水带面积约1434.2平方千米,卤水中含有氯化钠4.7亿吨,氯化镁7741万吨,硫酸镁、硫酸钙、氯化钾、溴素等8286万吨,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优质地下卤水液态矿床。
    杨树仁认为,建立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是卤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技术条件和经济因素限制,莱州湾南岸卤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不容乐观。卤水资源的无序、过度开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有所显现,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浅层地下卤水矿资源枯竭的现象。卤水品质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卤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建立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有利于促进卤水资源合理、适度开发利用,带动本区域内相关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他介绍,建立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也是卤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一批卤水精细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无序、低层次、重复建设等问题,以原料型和中间型产品为主。卤水相关产业发展不均衡,存在着产品同质化和低端无序竞争,产业链相关企业没有形成有效链接和优势互补;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在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和实现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集中度,实现资源优势向高端产业优势转变,带动整个产业从单纯的资源型向以资源为基础的高新产业转变。
    此外,建立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对提高卤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据杨树仁介绍,目前地下卤水资源开发模式为:抽取卤水——提取溴素——盐场晒盐——制碱。这种开发模式造成卤水综合利用率偏低,尤其是晒盐后的苦卤尚未实现高效利用。不容忽视的是,苦卤直接排放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给周边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压力。非常清楚的是,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需要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作为支撑,而中小型企业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建立孵化基地成为提高卤水综合利用率的首选解决方案。
    同时,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能够落户寿光也与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目前山东正实施蓝黄两大国家战略,海洋精细化工产业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2011年4月,山东省政府发布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以海水淡化、海水提取溴、镁等为主的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生产溴系阻燃剂、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等深加工产品,完善海洋化工产业链,建成我国重要的海洋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很长时间以来,默锐科技有限公司都在考虑建立一个卤水产业基地,这个设想后来得到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领导的支持,建立这样一个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确实是非常必要的。”杨树仁告诉记者。


由企业平台升级为行业平台默锐科技演绎“平台革命”


    记者了解到,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将立足当地资源,依托卤水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管理指导下,由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承建。
    为何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选定默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依托单位?记者调查发现,默锐公司在卤水精细化工产业领域科技创新方面的精雕细琢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索将为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据杨树仁介绍,近年来,默锐科技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通过纵向延伸氯、溴系精细化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适度横向发挥技术优势,采用夹缝定位和差异化战略,走出了一条梯度式发展的国际精约化之路。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默锐科技有限公司把技术创新看得至关重要。而加强技术创新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从成立山东省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成立山东默锐化学院士工作站,再到组建卤水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默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强化“产学研”集成技术创新,坚持不懈地进行卤水高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山东省卤水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是默锐公司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产学研”结合迈出的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大步。2010年3月28日,面对莱州湾畔卤水资源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由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发起的山东省卤水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成立两年来,已突破行业关键技术37项(其中,溴系中间体2-甲基-4-甲氧基二苯胺绿色合成新技术属独创技术),研发创新产品26个,形成35项核心知识产权,新增产值54亿元,带动行业及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国家蓝色经济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力支撑。这些创新平台的建设为突破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瓶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卤水产业走高端化、精益型、内涵式、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卤水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
    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换来的是默锐公司总体竞争实力的增强和公司产品市场销量的提升。近五年来,默锐科技公司先后获得地市级科技奖6项,申请专利17项,已授权12项。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公司产业基础,默锐科技公司形成了卤水化工产业链研发、生产、销售格局。公司主要产品六溴环十二烷技术先进,全球产销量第一;溴丙烷产品质量引领国际标准,占据美国70%的市场份额,产值、利润处于行业内第一的位置。
    如今,杨树仁把从成立卤水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到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建立称作一场新的“平台革命”,即由卤水高新技术企业平台升级为行业平台,这样就能使孵化基地整合行业内资源而不单单是联盟内的资源往这里靠拢。作为卤水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杨树仁非常看重这个联盟对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支撑作用。同时,杨树仁表示孵化基地的建立意味着给这个联盟安了一个家,他相信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能够同卤水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卤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借孵化基地打造“卤慧谷” 构筑中国卤水精细化工高地


    “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对卤水高新产业升级转型起示范和引领作用,可为卤水高值化综合利用做出挑战性贡献。”杨树仁认为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影响极为深远。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可实现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的高度集聚,逐步改变卤水资源开发高能耗、低层次、无序化的现象,推动卤水资源利用方式向高效、循环、环保方向发展。同时,孵化基地的建设可不断延伸产品链、产业链,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集群发展、主导产业的集约运营,推动孵化基地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孵化基地的建设还可形成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优势承接载体,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集中实施和优惠政策的集成支持。
    前段时间在寿光举行的山东(寿光)蓝色经济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建议应该抓住机遇,切切实实地利用好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这个基地的建立是经过了科研人员的一番努力才取得的,不能让这个基地徒有其名。杨树仁对侯院士的建议深表赞同并牢记在心,同时,他也对孵化基地将来要发挥的重大作用非常期待。
    根据规划,孵化基地下设技术专家委员会、综合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五个工程中心,配套咨询公司、设计院、工程公司、卤盟网、非遗卤盐技艺馆等平台。该基地集研发办公、技能培训、专业咨询、工程输出、公共服务于一体,着力打造集约化、工厂式、循环型的绿色盐业新模式,对卤水产业升级转型起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实现地下卤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完善指导和措施保障。
    同记者谈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情况,杨树仁的兴致一直很高。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杨树仁向记者提出了一个全新概念——“卤慧谷”。杨树仁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去青岛橡胶谷等特色产业集群区学习考察,设想借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成立的契机在寿光打造“卤慧谷”,构筑中国卤水精细化工高地。杨树仁表示,卤水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将以“优化卤水基因,孵育隐形冠军”为使命,力图把卤水精细化工产品做到极致,不仅能够为实现地下卤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完善指导和措施保障,同时对其他相关资源性地区同样具有示范和引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