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威海积极行动创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2012-06-12 19:25:20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海洋日的主题是:海洋与可持续发展。
    威海因海得名、因海而兴,海洋是威海最大的优势、最有潜力的发展空间,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海洋与渔业系统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海洋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1年,威海市主要海洋产业实现产值1300亿元,实现增加值675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2%,海洋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全省最高。同时,全市海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其中清洁海域和较清洁海域比重达到98%,海洋环境质量始终是全国最好的城市之一,海洋环境成为全市生态环境的核心优势。该市先后被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确定为全国现代渔业示范区和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
    但与此同时,威海市海洋开发与保护工作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海洋产业以渔业为主,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海洋开发活动集中在近岸,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日益明显;海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渔业与城市建设、旅游的矛盾日益突出;局部海域的海洋环境受到损害,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等。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2月,国家海洋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就促进沿海地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推动沿海地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明确意见和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10至15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对威海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而且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健康发展,叫响“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城市品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威海首当其冲,责无旁贷。为确保创建工作一举成功,全市海洋与渔业系统要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发挥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对海洋开发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加快海洋开发由以渔业为主向海洋资源综合利用转变,由近海向近海深海远洋并举转变,由粗放式开发向集约式开发转变,着力打造以海洋渔业为核心竞争力,以海洋船舶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体增长极,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和海洋新能源为重要增长点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产业跨越提升提质增效。
    二是在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创新,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框架,通过统筹规划和管理,转变用海方式,推动科学用海、高效用海、集中集约用海。加快建立根据产业政策调控海域使用方向和规模的新机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推行海域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引导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发挥海洋资源的最佳效益,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最低的环境成本,实现最大的价值和效益。积极协调建设用海、渔业用海及娱乐用海的关系,提高海洋的可及性,让更多的市民游客亲海、近海,体验海洋的无穷魅力。
    三是在加强海洋污染防治上下功夫。加快构建以海洋观测站、地波雷达站、海上浮标和视频监控设备等为支撑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强化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突发事件、海洋工程等监测和评价,积极开展风暴潮、海冰、赤潮、绿潮等海洋灾害观测预报,完善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海洋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努力完善海洋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增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合力。加强陆源入海排污口、海洋工程、船舶及相关作业活动的排污监管,加强入海河流的治理保护,开展海洋环境容量研究,推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积极开展海洋生态补偿试点,建立海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四是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上下功夫。对岸线、沙滩、海湾、海岛等实施最严格的保护,重点防范和查处盗挖海沙、非法占用海域、乱搭乱建、非法排污倾废、非法养殖等违法行为,规范海洋开发秩序。抓好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的实施,通过沙滩整治、退堤还海、退养还滩、湿地建设等措施,修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改善海岸景观。加大渔业资源修复行动的实施力度,通过降低捕捞强度、增殖放流、建设人工鱼礁等综合措施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加强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健全管理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科研监测,加强执法巡护,扩大公众参与,有效发挥保护区生态功能。到2015年,力争将全市所辖海域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海岛和水产种质资源全部纳入保护区保护范围。
    五是在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上下功夫。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海洋意识。加快海洋博物馆、海洋公园等海洋文化载体建设,举办海洋纪录片节,积极打造高端海洋旅游项目、精品旅游赛事和特色节庆,提升城市海洋文化品位。加快建设海洋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发挥海洋志愿者协会的作用,开展海洋知识进学校、进社区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海洋、热爱海洋、支持和参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许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