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济南高新区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创新之城,力争跨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列,重点实现四个聚焦:
——聚焦研发资源。加快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重点加快山东省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省量子通信研究院和齐鲁电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齐鲁制药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重汽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发展;全力引进科研的“国家队”和跨国公司的全球研发机构,力争在国内乃至亚洲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争到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达到2000项以上,发明专利达到3000件以上。
——聚焦高端人才。以领军人才为核心,构建连接全球、国际国内联动的格局,引进一批高端的人才,带回一批项目,培育一个产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5150大厦、国际社区建设,使高层次人才真正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力争到2015年,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0名以上,其中列入省级计划的50人以上、列入国家“千人计划”的10人以上。
——聚焦金融服务。一方面,大力引进风险投资、担保、银行、小额贷款、金融租赁等机构;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引导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上市公司达到95家,其中主板上市20家、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65家、海外上市10家。
——聚焦创新载体。高新区将立足于软件出口创新基地、服务外包基地、集成电路设计及产业化基地、游戏动漫发展基地等4个国家级的基地,CIIIC、创业服务中心、齐鲁软件园等3个国家级园区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及孵化基地,形成完备的创新、研发和孵化体系。
在发展环境创新上,济南高新区将着力打造“居者乐、远者来”的软硬环境。大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抓好政策的清理、创新和兑现落实,形成良好的信用体系;因势而变,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班子、带队伍,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大力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特别注重节约集约用地、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特别注重在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的源头上严格把关,力争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园区。(李 曦)
——聚焦研发资源。加快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重点加快山东省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省量子通信研究院和齐鲁电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齐鲁制药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重汽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发展;全力引进科研的“国家队”和跨国公司的全球研发机构,力争在国内乃至亚洲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争到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达到2000项以上,发明专利达到3000件以上。
——聚焦高端人才。以领军人才为核心,构建连接全球、国际国内联动的格局,引进一批高端的人才,带回一批项目,培育一个产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5150大厦、国际社区建设,使高层次人才真正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力争到2015年,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0名以上,其中列入省级计划的50人以上、列入国家“千人计划”的10人以上。
——聚焦金融服务。一方面,大力引进风险投资、担保、银行、小额贷款、金融租赁等机构;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引导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上市公司达到95家,其中主板上市20家、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65家、海外上市10家。
——聚焦创新载体。高新区将立足于软件出口创新基地、服务外包基地、集成电路设计及产业化基地、游戏动漫发展基地等4个国家级的基地,CIIIC、创业服务中心、齐鲁软件园等3个国家级园区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及孵化基地,形成完备的创新、研发和孵化体系。
在发展环境创新上,济南高新区将着力打造“居者乐、远者来”的软硬环境。大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抓好政策的清理、创新和兑现落实,形成良好的信用体系;因势而变,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班子、带队伍,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大力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特别注重节约集约用地、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特别注重在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的源头上严格把关,力争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园区。(李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