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科技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第一次筹备会议在滨州召开。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副省长李兆前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对滨州市农村信息化工作提出新要求。会议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主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向阳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光峰介绍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及创新园建设情况。
张来武副部长充分肯定了滨州农业科技园区前期工作,着重就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园建设等方面工作讲了明确的意见,强调要把农业物联网及食品安全智能控制体系建设作为主要内容纳入园区整体规划,尽快确定建设园区创新园,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BOT、土地融资、民间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立项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建设创新园。在创新园集中建设高端技术研发中心、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中心、园区建设投资服务中心、现代技术成果展示中心、创新企业孵化中心、战略投资家总部及创新创业人才专家公寓等,为园区建设提供支撑。
李兆前副省长在讲话中指出,目前省政府正加紧研究制定针对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建设用地、金融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发挥省部共建的优势,使园区建设在省级层面展开,采取“一区多园”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翟鲁宁厅长要求滨州作为全省农村信息化工作示范点,要立足滨州,面向全省,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努力将农业物联网建设成中组部、工信部、科技部联合推进的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亮点。
邓向阳书记在致辞中表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滨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滨州有着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为滨州市高效生态及高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条件,市委、市政府将充分利用科技部、省政府联合共建园区的运行机制,在土地、政策、投入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集中人力、物力加快园区建设,发挥示范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张市长指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创新管理体制,走“省部共建”机制的道路,按照市场化运作、公司式管理“1+1+N”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管理公司在园区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探索“一区多园”建设模式,严格入园审批程序,保障园区健康发展。
科技部农村司副巡视员李增来,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爱军,滨州市副市长张兆宏、尚龙江,复旦大学、中农科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及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通讯员 陈明 郑晓琛)
张来武副部长充分肯定了滨州农业科技园区前期工作,着重就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园建设等方面工作讲了明确的意见,强调要把农业物联网及食品安全智能控制体系建设作为主要内容纳入园区整体规划,尽快确定建设园区创新园,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BOT、土地融资、民间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立项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建设创新园。在创新园集中建设高端技术研发中心、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中心、园区建设投资服务中心、现代技术成果展示中心、创新企业孵化中心、战略投资家总部及创新创业人才专家公寓等,为园区建设提供支撑。
李兆前副省长在讲话中指出,目前省政府正加紧研究制定针对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建设用地、金融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发挥省部共建的优势,使园区建设在省级层面展开,采取“一区多园”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翟鲁宁厅长要求滨州作为全省农村信息化工作示范点,要立足滨州,面向全省,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努力将农业物联网建设成中组部、工信部、科技部联合推进的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亮点。
邓向阳书记在致辞中表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滨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滨州有着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为滨州市高效生态及高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条件,市委、市政府将充分利用科技部、省政府联合共建园区的运行机制,在土地、政策、投入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集中人力、物力加快园区建设,发挥示范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张市长指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创新管理体制,走“省部共建”机制的道路,按照市场化运作、公司式管理“1+1+N”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管理公司在园区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探索“一区多园”建设模式,严格入园审批程序,保障园区健康发展。
科技部农村司副巡视员李增来,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爱军,滨州市副市长张兆宏、尚龙江,复旦大学、中农科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及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通讯员 陈明 郑晓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