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绕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热潮及海洋碳汇技术热点,呼应去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提出的现实问题,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海洋低碳技术学术讨论会,旨在通过跟踪国际学术前沿,把握低碳技术发展趋势,深入发掘海洋碳汇潜能,掌握中国尤其是山东海洋低碳技术发展现状,积极服务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出席报告会,中心主任助理杨鸣主持会议。11名博士、硕士,分别从海洋碳汇机理及计算模式、海洋碳汇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全球碳循环中的海陆关系、沿海生态系统固碳贡献、前沿领域文献解读等不同角度,做了深入系统的报告。
听完全部11个报告,李乃胜副厅长说,这次学术讨论会从各个侧面介绍碳的相关内容是十分有意义的。低碳技术是科技发展潮流,是国家高度关注的技术领域,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低碳技术更是成为焦点。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少、研究成果少,因此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非常必要。同时,低碳研究领域学科交叉性强,需要研究人员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立足创新,多方面掌握不用领域的相关知识,瞄准国家目标,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李乃胜副厅长认为,从政府角度高度关注的领域有两个:一是碳足迹,对于碳的去留问题要有一个科学、明晰的阐述;二是碳预算、碳交易和碳关税等如何实施运作的问题。从技术方面需要关注的有:一是碳排放,各种化石燃料燃烧到底能排放出多少二氧化碳,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碳排放量到底有多少,这些问题都需要科学测定;二是碳捕获,如何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碳及其化合物进行收集利用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三是碳汇聚,如何将捕获的碳及其化合物进行封储,达到千年量级是目前关注的重要方向;四是碳固定,如何能让碳及其化合物稳定地固化,这是最为核心的技术难题。
李乃胜副厅长强调指出,这次讨论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阶段应围绕海洋低碳技术展开独立研究,拿出第一手数据,建立具体测算模型,争取推出一批具有原创意义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听完全部11个报告,李乃胜副厅长说,这次学术讨论会从各个侧面介绍碳的相关内容是十分有意义的。低碳技术是科技发展潮流,是国家高度关注的技术领域,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低碳技术更是成为焦点。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少、研究成果少,因此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非常必要。同时,低碳研究领域学科交叉性强,需要研究人员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立足创新,多方面掌握不用领域的相关知识,瞄准国家目标,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李乃胜副厅长认为,从政府角度高度关注的领域有两个:一是碳足迹,对于碳的去留问题要有一个科学、明晰的阐述;二是碳预算、碳交易和碳关税等如何实施运作的问题。从技术方面需要关注的有:一是碳排放,各种化石燃料燃烧到底能排放出多少二氧化碳,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碳排放量到底有多少,这些问题都需要科学测定;二是碳捕获,如何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碳及其化合物进行收集利用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三是碳汇聚,如何将捕获的碳及其化合物进行封储,达到千年量级是目前关注的重要方向;四是碳固定,如何能让碳及其化合物稳定地固化,这是最为核心的技术难题。
李乃胜副厅长强调指出,这次讨论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阶段应围绕海洋低碳技术展开独立研究,拿出第一手数据,建立具体测算模型,争取推出一批具有原创意义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