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海高新区把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为其营造良好的政策、资金和创业环境,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数量和科技含量得以显著提高。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9 家,占全市六成以上,其中产值过亿元的 14家。2009 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68 亿元、销售收入61亿元、利税16亿元,分别比2008 年增长26.1%、20.3% 、27.8%;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投入为4.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 6.8%;申请专利641 件,占全区专利申请量的88% ,其中发明专利207 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11445 万元。
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一方面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制定的相关政策,积极协调区税务部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2009年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 11445万元,指导企业申请国家PCT 专利资金资助90 万元;另一方面出台了《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发明专利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2009年发放专利奖励资金40 万元,累计发放130万元。
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出台后,先后组织了4期培训班,培训人员300 余人次,发放资料200 余份,及时将认定方法、工作指引及有关文件直接发送到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确立了“分类指导、分级培育、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对不够条件企业帮助分析差距制定改进措施,对够条件的企业及时指导上报材料。
积极指导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提高区级政府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积极协助企业跑项目、争计划,争取国家、省、市各级科技计划,努力发挥科技计划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引导性作用,通过项目实施带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去年以来,共组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0多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项,国际先进2 项,填补国内空白10项,另 29 项成果获省级、市级科学技术奖。这些获奖的科技成果均达到国际领先及先进水平以上,已实现直接经济效益44.87亿元,利税5.63 亿元。
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为依托,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联系专家走访部分自主知识产权欠缺的企业,为其申请专利出谋划策,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做好准备工作。发挥高校、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的优势,重点扶持发明专利的申报,提高专利申请的含金量,增强园区的综合竞争力。2009年培育市级专利示范企业 3家,全区共申请专利730 件,发明专利260 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641 件,发明专利207 件,创历史最高水平。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通过不定期召开高校高企联谊会、组团外出考察等形式促进企业与大专院所联合。目前,全区90% 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外大专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2 个、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2 家、省市级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45 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加强,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不断提高。
充分发挥创业中心支撑平台的作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后备队伍。不断加大招商引智工作力度,在确保孵化器入驻企业数量的同时,更加重视引进企业的质量,优先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企业。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为重点,采取上门指导、组织协调、跟踪服务、积极督促等方式,提供符合企业实际的个性化服务,促进孵化企业尽快长壮、长强,为高新技术企业队伍的壮大储备力量。(汤镇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