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科技局副局长隋玉怀
5月13日,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成立大会举行,济宁、曲阜、枣庄、日照、临沂、菏泽六城市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联盟,共同服务鲁南经济发展。几十人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六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负责人交流商讨着联盟章程,并抒发着对联盟未来特色服务的展望,近四个小时的会议中,每个人眼中闪着光,是兴奋的光,“今天起,我们鲁南有‘科技服务团’啦!”主持会议的济宁市科技局副局长隋玉怀骄傲地宣布,这句话也最能表达六城市生产力中心负责人的心声。
“科技发展已不容许我们再各自为营”
前不久,科技部组织开展了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试点工作,推动省、特别是县(市、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网络,培育人才队伍,突出特色服务,提高服务能力。试点工作一开始,济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田志昂副主任激动地摩拳擦掌,“科技的发展早已不容许我们再各自为营,如今时机到了!”田志昂主任迅速行动起来,他立即联系曲阜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苏克金主任,“老苏,我们该行动起来啦!”田志昂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苏克金主任,商讨成立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的事,“这个构想之前在我脑中不知过了多少遍。”接到田主任的电话,曲阜苏主任也很激动,他连夜将自己早已成型的构想成文,传真给田主任,扬两人一拍即合。
“想法太统一了,看来各中心负责人早都有成立联盟的想法。”田志昂与苏克金二人将成立联盟的想法一告知枣庄、日照等四城市生产力中心的负责人,立即得到了一致赞同。各家马上将成立联盟的设想汇总,5月13日,六家生产力中心的主任坐到了一起,“之前,我们几个家中心就常有合作,但这次我们是要将科技合作常态化,成立联盟,意义非凡!”田志昂副主任连说了三个“意义非凡”,其激动的心情可见一斑。据他介绍,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经过多年的努力,鲁南六城市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人才培养、信息咨询、技术转让、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服务,已成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力军。但在体系建设、人才队伍、服务能力等方面,鲁南六城市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都有较大差距,“要有突破,就必须抱团,共谋发展。”田志昂副主任的话代表了与会各地市生产力中心负责人的态度。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生产力中心的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区域经济为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
“我们的联盟是共同发展的关系”
据了解,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由济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曲阜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枣庄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日照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临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菏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六家单位共同发起,联盟由上述六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组成,各生产力促进中心为联盟会员单位,自动获得成员资格。联盟成立理事会,理事单位由六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组成,理事会设理事长一名,由六单位副理事长轮值,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济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联盟的日常事务。
“我们的联盟是共同发展的关系。”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章程一通过,日照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王晓明主任迫不及待地向记者说。据了解,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内成员建立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构筑联盟成员间的信任与合作机制,联盟发起人分工合作,建立联盟公共服务平台,具体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资本与市场对接服务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国际工业分包服务平台等,推进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共享整合;以网络联盟信息平台为核心,以联盟名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工作交流、座谈会或参加有关技术成果展会和科技论坛,理事会成员还可提议,临时召开地区性、专题性技术合作会议等,全方位多角度推进鲁南地区技术转移;围绕行业若干共性技术需求,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建立行业技术转移分联盟,以项目需求双方为主体,为成员单位提供专业化咨询服务,帮助成员单位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
据隋玉怀副局长介绍,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章程明确规定,联盟将建立共性信息平台,建立生产力信息交换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具有互补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合作;定期召开联盟会员大会,促进成员间的交流,举办各种科技活动,推动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成员之间品牌服务互为代理,遴选加盟中心优势服务项目,承担科技主管部门安排的服务工作,促进整体服务范围的拓展;公共服务项目资质获取确认,整合加盟成员共性服务项目,争取各类服务资质,提升服务水平;整体优势集中宣传,扩大联盟及成员的社会知名度和企业认可度;建立服务监督机制,对各成员单位在服务过程中互相监督,互相支持,坚持原则,诚信服务。
“六城市抱团服务能力将大为提升”
据了解,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以整合鲁南六城市科技资源,加强与高校院所的技术合作,积极整合各类技术、信息和设备资源,围绕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的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打造以特色服务、产业聚集为核心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促使产业集群发展和向更高服务能级提升,带动鲁南地区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宗旨。将利用联盟强大的服务能力,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技术创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促进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为山东省“一体两翼”发展格局提供区域创新服务支撑。
“我们鲁南六城市抱团发展,科技服务能力将大为提升。”隋玉怀副局长对联盟未来的服务能力充满了信心。据介绍,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将突出专业化服务,充分发挥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基础和优势,在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科技咨询服务、信息服务、远程教育与培训、“三农”服务、快速原型制造、高级技工资质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做大做强,培育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品牌;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咨询和技术服务,研究和大力推广新能源与节能降耗技术、信息化技术、环保技术等;整合科技资源,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纽带,整合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型科研仪器等资源,面相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诊断、成果转化等相关技术服务;拓展服务领域,支持、引导各市和有条件的县建立科技创业投资资金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各生产力促进中心定期进行项目推介,逐步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服务能力;培育工业分包、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建立为工业分包服务的网络平台,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更多地参与国际化专业分工,把工业分包服务项目初步培育成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特色品牌。
另外,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将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渠道,加强与境内外相关机构,特别是韩、日、独联体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选择有条件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建立技术服务平台,适时组织业务骨干出国交流与培训,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规范与国际接轨,增强活力和竞争力。
联盟宣言
根据山东省科技厅《关于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按照全省“一体两翼”的科技发展布局,整合鲁南五市的科技资源,加强与高校院所的技术合作,围绕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的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打造以特色服务、产业聚集为核心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促使产业集群发展和向更高能级提升,带动路南地区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本着自愿、协同的原则,建立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其他中介机构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服务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由济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曲阜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枣庄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日照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临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菏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发起,自即日起成立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并共同发表宣言:
(一) 建立共性信息平台,建立生产力信息交换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二) 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加速鲁南五市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推进具有互补性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合作;
(三) 定期召开联盟会员大会,促进成员间的交流,举办各种科技活动,联盟会员积极参与支持,推动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 成员之间品牌服务互为代理,遴选加盟中心优势服务项目,在联盟统一协调互为代理,并承担科技主管部门安排的服务工作,促进整体服务范围的拓展;
(五) 公共服务项目资质获取确认,整合加盟成员共性服务项目,争取各类服务资质,提升服务水平;
(六) 整体优势集中宣传,扩大联盟及成员的社会知名度和企业认可度;
(七) 建立服务监督机制,对各成员单位在服务过程中互相监督,互相支持,坚持原则,诚信服务。
联盟单位:济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曲阜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枣庄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日照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临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菏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2010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