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庄公司把科技工作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不断增强自身科技实力和生产力转化能力,促进了矿井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单产单进水平实现“三个突破”。良庄公司以“掘进提升年”活动开展为契机,优化设计布局,紧凑安排生产接续,积极组织采掘创水平活动,单产单进水平实现了“三个突破”:循环进度实现新突破,在31101辅助运煤上山及三采十一层轨道石门进行了爆破实验,通过改进爆破参数及炮眼布置,使循环进度达到了2.0米以上;单进水平实现新突破,半煤岩巷道月度综合单进180米,在薄煤层中应用掘进机,成功放出6604面、6605面,薄煤层综掘单进达到280米;支护效果实现新突破,加强31307运煤巷予过巷道支护工作,从而保证了巷道基本支护质量,提高了支护能力,降低了巷道维修率。今年来,该公司掘进先后9次达到月度创水平要求,其中2次达到集团公司创水平要求,放出8个回采工作面,累计放出煤量69.9万吨。
“以矸换煤”成效显著。该公司成立充填队,创新采用“见九充五”方式,积极推进“以矸换煤”工程实施。在21310面、21311面进行充填开采,其它各面利用带采、矸石峒等技术工艺不同程度实施矸石回填。预备队创新利用下巷回填矸石护巷,提高了充填效率。对-195矸石仓实施改造,保证了“井下手矸车间”的稳定运行。2009年,该公司以矸换煤共计13万余吨,充填矸石16万余吨。
装备条件不断升级。该公司与上海煤科院合作,大力开展十三层煤高效开采技术研究,在51305面开展了新型煤机滚筒直接破岩实验工作,为提高十三层单产奠定了基础。在五采十三层回采半煤岩巷道投入使用了EBZ-160TY型掘进机,大大提高了单进效率,掘进进尺由原炮掘月进240米,提高到450米,月进尺提高了87.5%,实现了破煤、落煤、装煤、运煤、掘进一体化。投资900万元,在三采区、九采区投入使用单轨吊两台,减少采区小绞车21部,减少岗位工42人,从根本上减少了运输不安全环节,提高了运输效率。投入687.39万元完成了第二批淘汰设备的更换及副井淘汰绞车改造,更新设备92台,提高了矿井装备水平。投资330万元,完成了-195、-350、-580三个水平排水系统自动化控制改造,实现了无人值守和井上集中远程控制,减少了岗位用工,整个系统更加安全可靠。系统最大排水能力达到3952米3/小时,远大于矿井最大涌水量1926米3/小时。
该公司涌现出大批科技成果,其中,有7个项目获国家专利证书,有5项上报集团公司专利项目。在年度科技创新表彰大会上,对93项技术创新成果、85项管理创新成果和申报省煤炭协会5项“QC”成果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推动了矿井安全高效建设。(王存明)
单产单进水平实现“三个突破”。良庄公司以“掘进提升年”活动开展为契机,优化设计布局,紧凑安排生产接续,积极组织采掘创水平活动,单产单进水平实现了“三个突破”:循环进度实现新突破,在31101辅助运煤上山及三采十一层轨道石门进行了爆破实验,通过改进爆破参数及炮眼布置,使循环进度达到了2.0米以上;单进水平实现新突破,半煤岩巷道月度综合单进180米,在薄煤层中应用掘进机,成功放出6604面、6605面,薄煤层综掘单进达到280米;支护效果实现新突破,加强31307运煤巷予过巷道支护工作,从而保证了巷道基本支护质量,提高了支护能力,降低了巷道维修率。今年来,该公司掘进先后9次达到月度创水平要求,其中2次达到集团公司创水平要求,放出8个回采工作面,累计放出煤量69.9万吨。
“以矸换煤”成效显著。该公司成立充填队,创新采用“见九充五”方式,积极推进“以矸换煤”工程实施。在21310面、21311面进行充填开采,其它各面利用带采、矸石峒等技术工艺不同程度实施矸石回填。预备队创新利用下巷回填矸石护巷,提高了充填效率。对-195矸石仓实施改造,保证了“井下手矸车间”的稳定运行。2009年,该公司以矸换煤共计13万余吨,充填矸石16万余吨。
装备条件不断升级。该公司与上海煤科院合作,大力开展十三层煤高效开采技术研究,在51305面开展了新型煤机滚筒直接破岩实验工作,为提高十三层单产奠定了基础。在五采十三层回采半煤岩巷道投入使用了EBZ-160TY型掘进机,大大提高了单进效率,掘进进尺由原炮掘月进240米,提高到450米,月进尺提高了87.5%,实现了破煤、落煤、装煤、运煤、掘进一体化。投资900万元,在三采区、九采区投入使用单轨吊两台,减少采区小绞车21部,减少岗位工42人,从根本上减少了运输不安全环节,提高了运输效率。投入687.39万元完成了第二批淘汰设备的更换及副井淘汰绞车改造,更新设备92台,提高了矿井装备水平。投资330万元,完成了-195、-350、-580三个水平排水系统自动化控制改造,实现了无人值守和井上集中远程控制,减少了岗位用工,整个系统更加安全可靠。系统最大排水能力达到3952米3/小时,远大于矿井最大涌水量1926米3/小时。
该公司涌现出大批科技成果,其中,有7个项目获国家专利证书,有5项上报集团公司专利项目。在年度科技创新表彰大会上,对93项技术创新成果、85项管理创新成果和申报省煤炭协会5项“QC”成果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推动了矿井安全高效建设。(王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