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今年商标平均审查周期将压至5个月内

我国正制定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
2019-04-26 09:21:47   来源:本报综合   点击:
0

       24日,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在京启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出席主论坛并作主旨演讲。主论坛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主持。论坛期间,申长雨透露,我国正在制定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
       申长雨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今年的论坛主题契合当前中国发展实际需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方面的重大部署,引领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据介绍,去年,我国共审结发明专利申请80.8万件,实用新型申请187.4万件,外观设计申请66.7万件,商标注册申请804.3万件。2018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160.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件,商标有效注册量为1956.4万件,平均每5.8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个有效商标,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
       申长雨表示,我国正在制定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将明确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做出系统谋划、整体部署和前瞻性安排,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目前,纲要制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申长雨强调,未来做好知识产权工作,需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石、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刚需、作为国际贸易标配的3个重要作用。2019年,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着力抓好制定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制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方案、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以及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5项主要工作。
       2018年,我国提出要在5年内将商标平均注册审查周期由8个月压缩到4个月以内,达到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最快水平;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平均压减三分之一。2018年度压减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今年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将商标的平均审查周期,在去年已经大幅压减到6个月的基础上,进一步压减到5个月以内,将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在去年已经压减10%的基础上,今年再压减15%以上。
       弗朗西斯·高锐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很高兴见证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对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体制改革、专利法和商标法的修订以及知识产权领域多边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
       据悉,WIPO近年来在全球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和多边知识产权立法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为全球知识产权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也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高锐还就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等重要议题进行了阐述。
  非洲地区知识产权组织(ARIPO)总干事费尔南多·多斯·桑托斯,非洲知识产权组织(OAPI)总干事德尼·卢克·伯乌苏,波兰专利局局长爱莉简·爱当扎克,阿尔及利亚工业和矿业部高级代表阿卜杜拉齐兹·冈德,知名学者吴汉东,著名音乐家李海鹰等中外嘉宾出席主论坛并发表演讲。
       据了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由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共同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品牌活动之一,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此届论坛共设1个主论坛和6个专题论坛,涵盖地理标志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保护、商标审查助推品牌经济、体育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热点话题。近70位中外嘉宾将围绕论坛主题发表演讲,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共同探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路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