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沿——
中国科研人员开发出新型“基因剪刀”载体
新华社报道:来自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人员日前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开发出一种“基因剪刀”工具的新型载体,可实现基因编辑可控,在癌症等重大疾病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内首套电网检修不停电机器人亮相
《解放日报》报道:日前,在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实验室的场地上,两只黄色的机械手熟练地拿着红色操作杆正在对电线进行精准地剥皮、连接等复杂工序。这正是国网上海电力联合相关厂家历时9个月,研发出来国内首套具有检修操作能力的不停电作业机器人。据悉,该机器人计划于今年6月上杆试运行,9月投入实际生产应用。
——环 球——
印度研发新型催化剂可将石油废料转化为有用材料
新华社报道:借助一种新型催化剂,印度研究人员成功将石油废料甲苯转化为苯甲酸,后者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和抗真菌、细菌感染的药物。与之前做法不同,印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使用水作为溶剂,并利用一种叫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的绿色氧化剂来转化甲苯。甲苯氧化时通常会产生四种产物,但使用一种新型双萘酚助稳铂纳米催化剂后,只产生苯甲酸。
美开发出可穿戴的癌细胞血检设备
新华社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可穿戴设备原型机,可连续收集患者血液中活体癌细胞,提高癌症诊断和治疗效率。研究人员新开发的小型设备能够戴在手腕上,通过连接手臂上的静脉血管,可连续几个小时直接从血管中“抓取”癌细胞。设备芯片采用了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研究人员预计这种设备可在未来3到5年内开始临床试验。
——科 普——
多吃点果蔬心情更愉悦
《中国妇女报》报道:英国利兹大学研究人员近日使用《英国家庭纵向研究》中的大规模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多吃水果和蔬菜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结果显示,水果和蔬菜消费的增加与自我报告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增加有关联,这些数据跨度为5年。据估计,每天在饮食中增加一份水果和蔬菜,与每月多走7到8天的路一样,对精神健康都有益。
读书可能让人更长寿
《金陵晚报》报道:耶鲁大学公共健康专家一项研究表明,每天读书的时间越长,寿命就越长。截至1/5的研究对象死亡时,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平均寿命长近2岁。研究人员指出,读者在阅读中会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会让大脑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
(记者 张颖辉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