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科技局——用科技力量推进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
邹城市科技局局长朱红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贯彻落实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精神,邹城市科技系统将厘清工作思路,统筹谋划、扎实推进。2019年,邹城市科技创新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优化提升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培育创新型产业,为建设动能转换先行区、乡村振兴样板市、创新创业新高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朱红卫介绍,具体而言,将以全面推进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为统领,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为总体定位,以打造全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市、全国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食用菌自主创新示范基地为功能定位。重点实施七大工程:一是科技园区载体建设提升工程。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农高区,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构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实验中试+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示范”创新链条;二是创新创业生态优化提升工程。深入实施“邹鲁英才”计划、新旧动能转换重点研发计划、创新创业政策落地计划,构建新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三是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工程。聚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创新推进“双招双引”工作;四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程。大力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积极承办国家、省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五是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工程。培育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农业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基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科技精准扶贫;六是科技创新为民惠民工程。塑造城市经济新业态,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创新,推进公共社会管理创新;七是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实行人才科技一体化机制,强化“一把手抓创新”,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创新驱动合力,深化科技计划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荣成市科技局——点燃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科技引擎”
作为我省三个全国创新型县(市)之一,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的召开,让荣成市科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倍感振奋。荣成市科技局局长迟勇猛表示,新的一年,全市科技工作将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开展以科技创新服务提质增效为核心的集成式改革,改变传统的科技管理模式,推动科技部门职能从行政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把主要资源和精力聚焦到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科技工作成效、搭建创新资源融通桥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上来,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通,为区域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对于具体工作思路,迟勇猛向记者介绍,一是聚焦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扎实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依托荣成市海洋产业资源、海洋科技领先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海洋优势产业突破发展。借助创新型县(市)这一载体,谋划整合各类资源,打造美丽中国、智慧海洋牧场等品牌。2019年力争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落地转化人才项目5个以上,达成各类科技合作协议10项以上。二是聚焦提升科技工作成效,深入开展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围绕凝聚科技工作合力,着力构建立体式服务新机制;围绕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考核;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逐步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创新劲头足、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三是聚焦搭建创新资源融通桥梁,着力开展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探索互联网+科技服务新模式,用好用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围绕深化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建设;围绕规范提升双创服务载体建设,着力构建孵化器服务新机制。四是聚焦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全面开展科技强企行动。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开展知识产权强企建设,引导好当家、达因制药、百合生物等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力争年内发明专利申请达到460件以上,发明专利授权达到70件以上;围绕助力企业技术研发创新,引导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省级各类创新平台,确保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个以上。五是聚焦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园区创新资源互通、项目引育联动。准确把握园区未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新技术、新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为园区培育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记者 张颖辉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