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担当作为抓落实

——科技部门学习贯彻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精神
2019-03-05 09:42:56   作者:张颖辉 刘梅梅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0

       菏泽市科技局:抓好2019科技工作“落实年”
       菏泽市科技局局长杜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菏泽市科技工作将全面贯彻刘家义书记在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科技厅厅长唐波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要求,创新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动员全市科技工作者,弘扬奋斗精神,崇尚真抓实干,着力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奋力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
        杜岩介绍,菏泽市科技局已对今年工作重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全面安排部署:一是紧密围绕“一个核心”。坚持把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菏泽市整体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内核”,始终紧密围绕这一“核心”,全面开展、纵深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引导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加快突破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瓶颈;持续增强经济创新能力,不断促进“四新”经济蓬勃兴起;持续增强社会领域创新能力,推进破解医疗、环保等社会领域民生难题。二是着力建设“两个基本”。针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这两个基本环节、关键短板,重点推进、强力突破。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建设省科学院菏泽分院、省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筹备建设国家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菏泽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控股菏泽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行业领域重大科技平台,支持菏泽学院创建大学科技园,争取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院士工作站5家、“千人计划”工作站1家以上,新备案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实现省级孵化器各县区全覆盖。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工程,争取入选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企业总数超过16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三是突出抓好“三个抓手”。强化科技项目实施,重点培育128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争取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30项以上,力争在重大新药创制、智能制造、现代种业等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立项方面实现突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山东中原技术交易市场、菏泽技术交易市场及各县区技术交易机构,争取转化重要科技成果100项以上,技术合同登记额12亿元。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支持黄河滩区、黄河故道、采煤塌陷区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确保山东菏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加快菏泽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四是切实强化“四个保障”。以科技政策为引导,完善并落实一揽子科技创新政策,高质量编制完成《菏泽市科技创新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规划》,研究出台《科技创新引领新旧动能转换10条意见》。以科技投入为支撑,争取市财政每年不低于1亿元用于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以上,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0%以上。以科技合作为路径,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共同体,持续推进市政府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山东大学、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推动100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全面产学研合作,实施重点合作项目10个以上;举办主导产业专场对接会,承办综合性、高层次、大规模科技合作活动。

       聊城市科技局:坚持“六个聚焦”,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聊城市科技局局长王越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聊城市科技局将以“六个聚焦”为着力点,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王越军介绍,一是聚焦企业培育,着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市筛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科技成长型企业,加大培育指导力度,努力形成高新技术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创新格局。切实发挥大型企业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不断扶持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用好“政策包”和“服务包”两类支撑,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鼓励规模以上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筛选一批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作为高企重点培育对象,动态跟踪,市县两级科技主管部门提前介入,做好业务指导服务工作。二是聚焦平台集聚,着力提升创新承载能力。加快技术研发平台布局,支持企业申报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科技孵化平台建设,形成一批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模式创新的专业化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强化园区载体建设。积极协助市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三是聚焦协同创新,着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高校院所和企业的“优势叠加”,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四是聚焦人才支撑,着力壮大创新队伍。坚持“引人才、建载体、强产业”协调共进,努力造就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实用人才。五是聚焦环境优化,着力激发创新活力。持续完善全市科技政策体系,用足用好中央、省科技普惠政策,补齐政策短板,促进各种政策向企业叠加。狠抓科技政策兑现落实,强化对各类创新主体的服务力度,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培训解读,推动各类奖补优惠政策落地见效,切实提升企业创新动力和积极性。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六是聚焦自身建设,坚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组织活动方式,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强化廉政建设,确保科技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记者 张颖辉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