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心无旁骛干事业 聚精会神抓落实

各地科技部门积极学习贯彻全省动员大会精神(一)
2019-02-15 10:20:17   作者:高家涛 邱晨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0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2月11日上午,山东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在全省科技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科技部门纷纷组织收看会议实况,并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全省会议精神。大家认为,这是一次广泛动员的大会,是一次进军实施的大会,是一次全力推动落实、落实再落实的大会。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切实发挥创新在引领发展中的第一动力作用。(记者 高家涛  邱晨)

       济南市科技局:积极谱写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新篇章
       2月11日上午,山东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召开。济南市设立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实况,随后召开会议贯彻全省会议精神。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在济南分会场出席会议并就贯彻全省会议精神作出部署。
       12日上午,济南市科技局召开局长办公会,各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建涛强调,近年来,济南市紧紧围绕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济南市科技工作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指示要求,按照省委书记刘家义“担当作为、狠抓落实”部署要求,在市委、市政府“1+474”工作体系指引下,坚持高点站位、需求引领、问题导向,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努力实现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速度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扬起龙头”“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一是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提升。加快建设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大力引进大院大所,在济设立研发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63家。二是实现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承接能力大提升。积极对接国家、省重大战略部署,承接一批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组建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三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提升。分层次实施企业备案制度,逐步形成(准)独角兽、瞪羚、高成长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四级企业培育梯队和储备。四是实现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大提升。加快海外孵化器和研发中心全球布局,新建海外孵化器1家、海外研发机构10家;成立济南科技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五是实现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大提升。推广“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面向全省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2019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5亿元;启动实施“千人进千企、千人进千村”三年行动计划。六是实现科技双招双引大提升。瞄准大院大所和重点央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建设“院士谷”等创新创业载体,引进一批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和高端人才团队,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青岛市科技局:发起科技成果转化攻势,打好七场“攻坚战”
       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的召开,让青岛市科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为之精神振奋。大家纷纷表示,2019年是我省的“工作落实年”,要坚决贯彻落实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和精神状态。通过心无旁骛干事业、聚精会神抓落实,将青岛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切实发挥科技在引领城市发展中的第一动力作用。
       青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军民融合、海洋强市等方面,发起科技成果转化攻势,打好七场“攻坚战”:打好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攻坚战。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推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入列,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努力形成一批高端引领的标志性海洋科研成果与科技产品。加快建设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优化专业分中心布局,构建“一总多分”的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着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实施“蓝色药库”开发等计划,促进更多海洋科技成果在青转化。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坚战。以青岛市重点发展产业为导向,围绕先进制造等五大方向加强科技攻关。加快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青岛)建设发展,着力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建设航空技术产业创新基地、中科曙光研发总部基地等科技大项目,重点支持生物医药、高速列车、自主安全可控等创新中心,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打好科技企业培育攻坚战。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加大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作用。打好成果转移转化攻坚战。全面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多层次技术转移服务架构。加快孵化载体提质增效,引导孵化器向专业化发展。实施产学研对接专项行动,力争年内组织成果转化精准对接20场以上。打好科技军民融合攻坚战。完善科技军民融合体制机制,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积极争创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试点,争取建设全国唯一军委科技委海洋领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加快海洋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打好科技“双招双引”攻坚战。加快推进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等项目落地。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电科、中船重工、中车等“央企集团军”,吸引体系内关联产业资源来青发展。深化与日韩、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打好科技体制改革攻坚战。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创新科技投入方式,聚焦重点产业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提升科技资金使用效益。探索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