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梅梅)1月30日,记者在济南量子信息科学中心建设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抢抓量子信息产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促进人才、创新、产业有机衔接,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经多方专家论证,最终形成了《济南量子信息科学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9-2025)》。当天,这一《规划》对外发布。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内,济南将依托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集聚由院士、国家杰青领衔的多支高层次研究梯队,重点打造8-10个国际顶尖的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研究室,建设20个由正高级职称研究员领衔的研发小组,形成100人以上规模的高水平量子科研队伍。围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技术标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设量子信息科学中心,将济南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中心和量子信息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济南基地,全力争创国家实验室济南分部。
据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向斌介绍,《规划》主要涵盖了量子通信研究与测试平台、若干量子技术核心器件研究平台、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平台、量子计算研究平台、量子技术标准研究平台、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平台等六大研究平台的建设发展情况。
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建涛表示,为了抢抓量子发展的黄金机遇,加快济南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济南已将量子科技发展列入“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并启动了“济南·量子谷”规划建设,集聚了山东量子、国耀量子雷达等一批优势企业,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量子科研人才。目前,济南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以及全球第一个商用化的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同时,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实现了404公里的测量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创造了安全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的世界纪录。
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除上述成果外,济南还建设完成了多个国际领先的量子技术公共研发平台,其中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芯片研制平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逆向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研发机构之一;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商用产品;获批组建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功获得了量子通信标准制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