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聚焦“2018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

2018-08-24 13:08:44   作者: 邱晨 张颖辉   点击:
0

中科嘉亿:开启肠道宏基因检测精准医疗新时代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慢性疾病也逐年增多。目前针对慢性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日,在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生物医药领域晋级现场,山东中科嘉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明磊对记者表示,该企业通过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将慢性病这一难题的解决由“不可能”变成“可能”。
       食用益生菌早已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山东中科嘉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冻干型乳酸菌粉开启肠道宏基因的精准医疗”项目独辟蹊径,开启了肠道益生菌的“私人订制”。
“这个项目解决了乳酸菌经过真空冷冻干燥以及两次多层包埋的技术瓶颈,保证乳酸菌经过胃酸、胆汁到达肠道定植成活率高达95%。”马明磊说。
       肠道宏基因组是肠道菌群基因组信息的总和,是控制人体健康的人类第二基因组。该项目通过肠道宏基因检测,私人定制益生菌,精准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可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据介绍,李某某曾被诊断为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肠道菌群结构紊乱,通过数据分析,该客户患直肠癌、肠道炎症、糖尿病风险高。根据报告分析,中科嘉亿为其定制私人益生菌23种52株、8种益生元、7种膳食纤维、5种药食同源粉。服用6个月后,检测肠道菌群肠道拟杆菌属和梭杆菌属明显下降,肠道双歧杆菌明显上升,肠道炎症减轻,睡眠和免疫力明显好转,肠道菌群恢复到健康状态,影响肠道炎症和慢性病的菌属已经消失并且糖尿病得到控制。
       “肠道益生菌项目现在非常热门,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路演现场,评审团专家之一、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卢雪梅对该项目高度评价。
       “也正是基于此,公司于2013年与中科院开展对接,投资8000万,建成了专业化的益生菌冻干粉生产线,并建立了省级研发中心,通过精准测试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结构,为治疗慢性病奠定了基础。”马明磊说,公司的益生菌冻干粉的平均浓度已达到一万亿每克,远超过国内其他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水平相当。目前该企业拥有国内企业级最大的菌种库,保藏株菌12380株,产业化生产菌株357株,并且产业化的菌株都已经过国家菌种保藏中心鉴定,更适合国人体质。
       “参加此次活动不仅想为项目寻求融资,最主要的还是想向专家和同行学习,寻求合作。”马明磊说。(见习记者 邱晨)


传统行业如何顺势“触网”?专家开出“药方”
       “互联网+”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山东而言,利用好这一动力,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潜力和希望所在。近年来,山东积极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但与广东、江苏等省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2017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我省仅有2家,且排名均在60名之后。
如何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作为新业态、新经济的拓荒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实现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源泉及重要后备力量,因此,摸清它们的发展现状及瓶颈对于推动产业发展极为关键。日前在日照举办的2018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互联网领域现场晋级活动,对我省互联网领域“后备军”的发展经验及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梳理。


       现状:传统产业“触网”,凸显个性化
      一个每天只需一元的智慧养老项目在晋级现场赚足了眼球。
       “不同于业内常见形态,我们更强调‘适应老人而不是改变老人’。”项目创造者山东蓝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李立波告诉记者,该项目针对多数老年人抵触智能设备的心理,首创基于电视机的智能交互模式——全语音控制,“说啥来啥”;一键与子女视频;血压、血糖、心率等实时上传;“老友圈”打造老人专属圈子……
       在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尝试用科技手段撑起养老生活,李立波不是唯一的践行者。
       仅在晋级现场,就有烟台海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wi社区——智慧社区+医养结合综合服务云平台的研发”、山东康缘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老人无忧—居家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等多个智慧养老项目相继登台亮相。
       显然,市场刚需加上政策红利,引燃了企业发力智慧养老的热情,引爆了互联网养老市场:2017年全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41亿,约占总人口的16.9%;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40年上述数字将达到4.37亿,迎来老龄化高峰。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山东省委、省政府更是把医养健康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智慧养老迎来诸多政策“东风”。
       “顺势而为”是此次参赛企业的一大共性特点。“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智慧乡村平台建设”发力现代农业,“点点回收——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发力节能环保、“海洋工程专业知识服务系统开发”发力现代海洋……现场,一大批与“十强产业”相关的项目争相亮相。
       有共性,更有个性。“相比之前,这次的参赛项目在互联网领域的‘个性化’开始逐渐显现。”连续两年担任创新竞技行动计划该领域评委的吉富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强对记者说。
       丁强所说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领域更细分。以智慧养老行业为例,尽管项目众多,但各有侧重:与蓝创针对空巢老人需要陪伴的出发点不同,海涛网络更强调养老社区的综合服务,而康缘健康则更侧重老人的远程医疗。

       “药方”:创新需加强用户体验,创业要脚踏实地
       “尽管目前山东在互联网领域的底子薄、发展滞后,但这也意味着其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评委之一、山东大学教授傅游认为,作为我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该领域中小微企业在参赛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正是产业发展的突破点。
       “力争三年之内上市!”晋级现场,不少企业慷概激昂、信心满满,向评委亮出自己的宏伟蓝图。然而,对于这类企业,评委似乎并不“买账”。
       “实际这是不现实的”,丁强道出原委。他告诉记者,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不会一蹴而就,往往需要不小的先期投入。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发展工具和手段,对企业的影响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企业应脚踏实地,避免急功近利。
       在这一点上,蓝创科技的做法值得借鉴——三年时间,完成三种迭代,一朝亮相,备受关注。“从2014年上新项目,截至目前已投入5000多万元,在这个过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李立波介绍,如今,该项目不仅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重大民生示范项目”、入围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还受到了市场的认可,2017年项目收入410万元,2018年至今销售收入为2750万元。而在当天比赛中,该项目也从众多同行业项目中脱颖而出,拿下互联网领域新锐组第一名。
       在李立波看来,蓝创的成功不仅在于脚踏实地的沉淀与积累,更得益于公司将市场核心需求作为切入点。“哈佛调查数据显示,孤独老人得病的几率是正常老人的1.6倍,其中癌症患病率更是高达正常老人的2倍。”李立波认为,这项以老人“孤独多病、子女忙碌牵挂”为切入点的项目正是抓住了市场核心需求及客户痛点。“对互联网企业来说,用户体验很关键。”
       这与现场专家评委的观点一致。他们认为,传统企业‘触网’转型的最大难点并非产品、技术和平台,而是互联网意识的转变。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要想在互联网上迅速发展起来,不能片面地认为在网上有个售卖点、展示点就能打开网络渠道。互联网营销真正需要企业更懂市场、懂客户。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对于专家们现场开出的“药方”,不少参赛企业表示受益匪浅。“中小微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省该领域的发展情况,通过竞技找出企业及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进而推动产业发展,是举办此次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张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