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黄三角农高区改良滨海盐碱地试验获突破

2017-10-11 15:14:15   作者:科讯   点击:
0

       本报讯  9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田长彦研究员任组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东营市农科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广西农业科学院联合实施的“粉垄技术改良滨海盐碱地试验与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测产,并召开测产评估会。经评估,粉垄技术改良后盐碱地亩产量显著增加,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现场验收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菁华农业科研示范基地中度盐碱试验地种植的玉米进行了取样,经过理论测产方法得出,粉垄处理亩产为492公斤,对照处理亩产为388公斤,粉垄处理较对照处理增产26.80%,增产效果明显。测产评估会上,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韦本辉通报了项目实验数据,粉垄耕作前后,经过对土壤含盐量、酸碱度、速效氮磷钾等技术指标进行测定,显示中度、重度盐碱地产生了良好的淡盐效果,土壤盐分浓度分别下降8%和31%;每亩土壤可供作物利用的土壤养分总体增加10-30%。同时,土壤通透性提高、盐分下沉、地面表层盐渍厚度减薄、作物出苗率提高、根系发达,改良盐碱地效果突出。与会专家对粉垄技术在玉米增产增效上的优势和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可其在改良滨海盐碱地方面的巨大作用,同时就粉垄机械的动力成本和效率、技术的推广、技术集成与开发、试验品种种类等方面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据了解,粉垄技术是广西农科院研发的一项重要专利技术,全称为“粉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今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生态环保类”主推技术,向全国重点推介。该技术利用发明的粉垄机械“螺旋型钻头”替代传统耕作工具“犁头”,一次性比传统耕作加深1倍并完成整地任务,实现深耕又深松,“螺旋型钻头”垂直入土30~50厘米,高速旋磨切割粉碎土壤一次性完成传统耕作的犁、耙、打等作业程序达到播种或种植作物的整地标准,使土壤长时间保持疏松状态,重构土壤四库(营养库、水库、氧气库、微生物库),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作物的增产增效。(科讯)